第(3/3)頁 大周朝掌天下,首先就廢除了中正制和蔭田制兩項世族最大的特權,如今的世族雖然余威尚存,但再想如從前那般隨意出入朝堂,卻是不行了。 科舉制度的推行,讓天下寒門子弟看到了出人頭地的希望,當然得到了眾多寒門士子的一致擁護。 可對于世族子弟來說,大周朝以前,只要有好的出(身shēn),他們甚至不需要付出多余的努力,就能自然而然的登上高位,手握重權,現在讓他們為了入朝為官而必須得寒窗苦讀十數載甚至是數十載,著實有些讓人難以接受。 世族子弟生來起點就比寒門高出許多,如今卻要與寒門子弟一起為了那入朝為官的機會擠破頭,這讓素來高傲的世族子弟如何能甘心? 所以,科舉制度推行了二十來年,除了秦家出了一個秦朗,五姓七望這等世族之首,仍沒有其他人走上科舉這條路。 但現在,顧青未提到了安哥兒。 顧錦源素來也知道顧亦安喜歡讀書,而且還像他幼時那般在讀書上極有天賦,甚至還不聲不響的瞞著家里人去考了個秀才,可在此之前,他也從來沒有想過,要讓顧亦安去參加科舉。 見顧錦源面上并無反對,只是驚訝,顧青未繼續道:“父親,如今畢竟是世族不盛的大周朝,大周朝皇室既然已經決心限制世族的發展,咱們自然應該另尋出路。就拿咱們顧家來說,僅前朝就出了不下二十位宰相,若仍固步自封著,父親以為在大周朝,顧氏子弟還有這樣走上朝堂的機會嗎?” 顧錦源沉默。 他經歷過前朝,知道在前朝時顧家有著怎樣的輝煌,所以其實他也對顧家如今不再那般輝煌而不甘心。 大周朝推行科舉制,世族的利益受到極大侵害,所以世族子弟對科舉制可謂是深惡痛絕,在他們看來,若是讓族中子弟參加科舉,無疑便是在向大周皇室低頭妥協。 “父親,時間能讓滄海變桑田,能讓朝代變遷,當然也能讓聲名赫赫的世族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之中,大周朝掌了天下,這天下本就已經變了,咱們顧家自然也該有相應的變化,秦家已經走出了這變化的第一步,咱們顧家,要落后于秦家嗎?”(未完待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