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有求必應-《香祖》
第(2/3)頁
下面的一大塊地有水流經過,說不定能夠把那些酸腐雜物都沖刷掉。
韓老丈和幾名擁有農事經驗的官差都各自看了看,得出的結果卻大同小異。
有些地方情況良好,明年可能會有希望,但今年肯定也不能再種了。
有些地方腥銹聚積,不要說三五年,就是七八年,恐怕都不行,還得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去淘洗,如若不理它,就永遠也無法恢復。
官員仍然有些不甘心:“走,再到下游看看。”
下游有水流沖刷,情況倒是良好一些,但也同樣把各地的垃圾雜物帶了過來,需要花費不少人力去清理。
沿途還見到一些淤積和塌方的地方需要疏通,橋梁需要重建。
這些都需要消耗人力物力,雖說官府可以以工代賑,但卻還是有些捉襟見肘。
“究竟該怎么辦才好,難道真的要舍棄一些老弱病殘?”
眾人不由得思索起來,有些辦法很有效,但也著實慘絕人寰。
走在路上的韓老丈搖搖頭:“老漢我已經把兩個兒女都賣在城中韓老爺家為奴了,其他鄉親們大多也是如此。
運氣好的話,說不定過個幾年還能贖身回來團聚,運氣不好,那就難說嘍。”
旁人聽聞,議論紛紛:“是啊,受災的可不止我們這一地。”
“聽說沿河兩岸上千里地帶都淹了,外國也在鬧災,連買糧都不知道去那里買。”
“嘿,你還想著買糧,奸商不趁機宰死你。”
“那不買糧,難道還能搶糧不成?真要鬧到那地步,那就不是光搶一兩斤口糧那么簡單了,得豁出命去跟著那些草頭王打天下。”
官差們聞言直皺眉,但卻說不出什么反駁的話語來。
的確,受災之地遠遠不止王城,還有沿河兩岸上千里地帶。
甚至外國,也在陸續醞釀著類似的災難。
周邊未曾受災的產糧區要么以鄰為壑,嚴防死守,要么囤貨居奇,趁火打劫,去找誰買?
到頭來,還不是得靠刀槍去搶?
一定會有野心之輩趁勢而起,利用災民實現目的的,許多豪強混水摸魚,也將各顯神通,趁機會巧取豪奪。
“要是江神爺爺能夠顯靈,救苦救難就好了……”
談論之間,韓老丈雙手合起,極為虔誠的朝著江河的方向拜了拜。
“求求江神爺爺,大發慈悲……”
這是實在沒有辦法,抱著救命稻草當大船了。
年輕官員微微搖頭,也不戳破這迷信,反而好心提醒道:“韓老丈,今日江神爺爺都在法會上顯靈了哩,你真要拜的話,趕明兒買點兒好香,每日給江神爺爺上一炷去。”
韓老丈認真的點了點頭:“官爺考慮周全,小老兒回去就買香去。”
年輕官員笑嘆一聲,心里莫名涌出荒謬絕倫之感。
別說這些愚民,他都想拜了。
左右別無他法,燒燒香,拜拜神,說不定真能有用?
不過自己有俸祿,肯定不能跟這些平頭百姓一樣燒廉價的劣香,這樣顯示不出誠意,要燒就燒更好的。
管家聞言則是心里想著,要不要建議老爺學學官府,在自家田地邊作一場法會?
規模當然不可能有上午那么大,但蕭老爺缺糧不缺錢,要置辦一場像樣的法會,還是可以做到的。
到時候燒根大的兒有求必應香,說不定有點兒靈驗?
這所謂的有求必應香,就是李柃今日所燒巨人香和其他人祈禱祭拜所用香品的名堂,這是信靈香和拒邪香的結合體。
李柃認為人和神靈之間最好的關系是交易關系,有求必應才是好神,要以靈驗作為檢驗的標準。
如若不靈,那就是假神,不必再拜了,改拜別的試試。
山神,土地,四時五節,日月星辰,古之名士……可以拜的神多的是,何必綁死在江神這一棵樹木上?
故此,他給自家香坊出產的這種香品安了一個好聽的名頭,有求必應香。
最近一段時日,他豎立童子天人相為新的江神,積極施為,也不怕滋長迷信。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