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二章 陷-《唐騎》
第(3/3)頁
鄭濟看了他一眼說道:“奈兄,這就是你輸我一籌的地方了。怪不得翰林院的位置沒坐穩。你在這當口會跑來,還問我這句話,說明你是真的有點擔心。”
奈布呀了一聲說:“難道你一點都不擔心?”
鄭濟道:“有什么好擔心的!當初遼晉蜀三家圍秦西時。局勢比現在惡劣得多,我軍的實力又比現在弱得多!那時候都挺過來了,何況現在!”
奈布苦笑道:“我倒也相信,最后我軍肯定能贏。但……這幽州就難說了。我總覺得。元帥似乎不太把幽州當回事。而且……而且現在元帥不在啊!要是他在,我就一點都不擔心了。”
鄭濟道:“就算元帥不在,我也不擔心。”
“哦?”
鄭濟道:“你可直到天津最新的消息?”
“天津最新的消息?坊間都傳說,契丹的數萬大軍圍了天津!現在又有數千兵馬流竄于幽津之間,現在道路都不安全了,所以消息也都混亂了起來,總之是人心大亂了。”
“人心大亂,只是一部分人亂了罷了。”鄭濟笑了笑。說:“我上午剛剛收到天津那邊的消息,什么圍困!沒圍!契丹的人馬。連海河都沒過去!倒是市井亂了一會,就有一個叫關浩然的糾評御史出頭,組織商戶和苦力,安定了市集,又彈劾了幾個天津的糾評御史,這人聽說連字都不識幾個,卻大大出了風頭呢!契丹連海河都過不去,我就不信他們能拿下幽州!”
奈布喜道:“若真如此,那可就太好了,只是為何如今坊間所傳關于天津的消息,并非全部如此?”
鄭濟道:“其實不只是那姓關的彈劾別人,他也被人彈劾,彈劾他的人也散播了許多似是而非的消息,如今戰爭未定,紛亂之中自然什么消息都有,幽州這邊的人也分不清真假,只怕現在連政務院樞密院都未必分得清——但這種事情,卻還瞞不過我雙眼去。”
奈布道:“雖然如此,但灤州也失陷了,契丹的兵馬一旦從榆關涌出來,那就不是幾萬人,怕是十幾萬大軍都可能的!天津好歹還有一條海河,幽州這邊,卻無險可守啊!”
“十幾萬大軍?人來的越多越好。”鄭濟道:“兵馬越多,行動越慢,等大軍開到幽州城下,四方應變的大軍也會出動,云中、定遼、鄴都等四方應變的人馬還怕到不來么?那時就是唐遼燕京大決戰,到了那個層面,自然有宰相、大將軍他們操心,越與我們無關了。”
奈布笑道:“是,是,被你這么一說,我也覺得沒什么可擔心的了。”
就在這時,一個家童敲門后匆匆入內,鄭濟打開看了一眼,奈布問:“怎么?”鄭濟道:“馮大代言以樞密院應對乏力,耽誤國事,促請夫人召開廷議,商議應變之事。”
——————————
鄭濟的內心,其實遠不如他言笑中表現的那么從容,幽州城內,也遠沒有他言語中表達的那么平安。實際上幽州市井的氛圍,也遠沒有鄭濟所說的那般輕松。
臨時設在幽州的大糾評臺上,聚集了成百上千人,不停有各種消息傳來,也不停有人議論紛紛。議論的聲音最高的,自然是那些有糾評御史身份的代言們,而為議論所譴責的,基本是對準了樞密院!
沒人敢議論張邁,哪怕皮里陽秋也不敢!
——————————
馮道的門生將這一切傳回家中,其三子馮可說道:“元帥這一次西巡真不對時候!現在灤州失守,燕京、河北烽煙四起!離幽州最近的流寇,聽說都燒殺過了武清了,甚至潞縣附近也有賊蹤!幽東諸鎮四處圍剿,卻都如捕風捉影一般!”
“這是當然了!”馮道的次子馮吉說:“燕薊除了幽州、天津、河津等地,鄉野幾乎都是一片虛曠!這燕云之地又曾被契丹所占領,他們手頭必定有大批熟悉道路的向導。既無鄉村保甲為鉗制,要捉到流竄的賊人談何容易!”
馮道睨了他兒子一眼,厲聲說道:“這事在家里說說便罷,出了家門,一個字也不許胡說!”
兩個兒子急忙應是。
馮道又說:“有一些人太不像話。大軍還遠著呢,這個時候,慌什么慌!”
馮可道:“就是還沒殺到,所以才能設法,若等殺到近前,可就什么都遲了!父親,按您判斷,契丹……有沒有可能攻到幽州來?”
馮道沉吟著,說道:“契丹是否攻來,為父也不清楚,但眼下最重要的,是要保證國本無虞,燕京是中樞所在,也就是國之根本,不容有失!我已經促請娘娘下山,希望能盡快議出一個對策來。”
——————————
便在這時,又有一個可怕的消息傳來:石城淪陷后,契丹兵出榆關,正有無數大軍浩浩蕩蕩,殺向燕京!
消息傳出,整個中原都震蕩了起來。
幾乎是同時,漠北又傳來一個更加可怕的消息傳出:耶律阮造反了!
————————
晚上沒意外的話,可能還有一章。(未完待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