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二百四十一章:新鄭-《大周守藏史》


    第(3/3)頁

    諸侯之地就這么多,又能分出多少地方,給鄭國呢?

    鄭公聞之,卻也道:“天子體恤,分出了成周之南地,為新鄭,老夫也該趁著余留之年,安定新鄭,頤養天年啊。”

    “哈哈…”

    “鄭公,風子,天子望您二人能上烽火臺,共觀烽火。”

    內侍來稟報,但鄭公先是看向風允。

    風允搖頭。

    “允并未出仕大周,只是暫代老聃先生的守藏史之責,一位守藏史,上士罷了,如何能去烽火臺呢。”

    內侍并未強求。

    而鄭公卻是姬姓公爵,司徒上卿,不去……

    “不去了,老夫即將辭免,就讓位給天子所需之人吧。”

    望向烽火臺,卻是見虢石父在天子之側,獻媚而行,似在以言語逗笑天子。

    而天子之側,還擁抱褒姒,褒姒此時說不出的嬌羞,而王后在另一側,只能暗自咬牙,強撐王后風采。

    ……

    “后人……天子是不缺的。”

    鄭公掃過那兩位兩歲多些的世子,低喃。

    而內侍想再語,他卻擺手,不再理會。

    無奈,內侍只能離去。

    但雖是這么說,鄭公還是難免落寞。

    此時烽火臺上,哪有他的位置呢……虢石父如此姿態,天子卻喜好如此。

    另一邊,風允卻在想,成周…

    這鄭公莫不是看出了什么風頭,所以決定離開宗周周邊。

    此時,成周可沒有宗周富庶啊。

    以宗周周圍的地,換成周的地,明顯不對等。

    他望向這老邁,但卻不糊涂的鄭公,不由感嘆。

    “鄭公有周公之智,此時離開,是大周的損失啊。”

    聞聲,鄭公只是笑笑。

    他為天子叔父,也是一國之君,為了大周,暫時放下國中百姓,而來到宗周豐鎬之地,出仕司徒。

    但是天子呢,他只不過是需要一位德高望重的宗親,而不是一位插手的宗親。

    “老夫如何能比得上公呢?”

    雖是這么說,但鄭公卻明白風允話中的意味。

    大周開國之時,成王年幼,由武王之弟周公旦攝政,為太傅。

    周公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樂;七年致政王——將王權全數歸還給已經成人的成王。

    其中,營造成周,不就與他鄭公遷國往東一般嗎?

    為何會有宗周、成周,除卻制約東之諸侯國,拱衛成周外,還有另外的原因——周公功高蓋主,不得同處一地,以免傷王啊。

    這是忌憚,也是無奈。

    而他與周公又有不同。

    周公是已經有功,遂離。

    而他是天子不許有功,無功而無奈離去。

    相同的選擇,但卻是不同的緣由。

    “風子,容老夫求教您一個問題……”

    鄭公揮手,異人之術,隔絕四周之音,以免兩人所談泄露。

    “宗周之地,這幾載來,變故之多,災害不斷,如果老夫的國無法在這里生存,我離開這里,是對是錯呢?”

    風允不假思索,答道:“你是國君,為自己的百姓負責,離開這里自然無錯。”

    “而你又是大周的司徒,可天子并不重用你,你的能力無法施展,留在這里也無用,所以離開,也是無錯。”

    鄭公得到寬慰,欣然一笑。

    “是啊,老夫也是這樣選擇的,但這個選擇,老夫很猶豫,以至于這么多年,都看著天子親近小人,而焦作不已啊。”

    “那您說,我在有生之年應該怎樣建立新的鄭國呢,這才是老夫最想知道的。”

    對此,風允思索,回憶。

    “您所說的新鄭,是如今的尹洛吧。”

    鄭公頷首,卻是此地。

    “尹洛只是成周的一塊食邑,暫為公布天下為國也,您若有心,就需要先告知天下,改尹洛為新鄭。”

    “而尹洛周圍,有陸渾國為戎,但非不講理之族,可以禮交之。”

    “有許國為小,可以大禮交國家,尊敬之。”

    “有應國為中,可以平輩禮交民,和善之。”

    “您現在是司徒,主管大周民生,最是便利此道,周圍領國的國民都會親近你的,這樣也能讓鄭國國民,更好的融入周邊的交流,行商做工。”

    “只有與鄰國友好相交,才能快速地扎根落地。”

    聞此,鄭公對風允一禮。

    “此言甚善,烽火之后,老夫就起草為令,留在身側,依照此言來行。”

    風允回禮。

    兩人再談詳細,也是言如何治國民生,不再以異術隔絕聲音。

    不多時間,天時正吉,祭祀將開……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