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二百五十二章:紫氣東來·大庭舊都-《大周守藏史》


    第(1/3)頁

    如此對答后,縱使眾人皆迷茫,但風(fēng)允與老子卻不再言。

    風(fēng)允淺笑而搖頭:“老聃先生,卻是不知如何滿足來學(xué)之人,你我之談,怕不能盡眾人之心,解猶如無解。”

    老子也是笑。

    “既如此,你我二人就將道相顯現(xiàn),由他們自己去觀罷了。”

    說罷,老聃先行。

    一騎青牛之老者,道相在天,如大日煌煌,高山仰止,被世人所觀。

    風(fēng)允也不落其后,人身蛇尾之道相,與老子道相相對,一同展現(xiàn)給眾人。

    “且看,能觀多少,皆是爾等之能。”

    “允與老聃先生有閑事要論,就不訴說各自之道了。”

    如此,風(fēng)允與老道對坐,并不因此些人來而不說少昊之國,改變各自的安排。

    另一邊,眾人來求學(xué)者為多,此番見風(fēng)允與老子不做吝嗇,將道展露無遺,皆是大喜過望,紛紛尋地盤膝,仰頭而觀道,意圖尋自己之所需。

    近圣之道,臨門一腳可入圣人,這樣的道,剎那間就容納了這群人各自的道。

    道韻相互,包容萬千。

    這嶗山之上,眾道紛紜,化作紅云滿天,紫色東來之象,久久不絕。

    周圍國,即可得見,紛紛派遣細(xì)作來探,在探明是風(fēng)允與老子論道,諸多人觀道后,大量異人或有其心者,紛紛趕來,在東萊嶗山之地,入定觀道!

    如此,眾人如癡如醉,不食人間煙火氣,接連悟道三秋月,直至冬日,立冬之時節(jié)!

    天風(fēng)呼嘯嶗山鋪上了一層白霜。

    而天下的局勢,也因為昆侖之地,天柱顯,所帶來的靈氣復(fù)蘇,妖邪重出,諸國之氣氛,比之白霜更為冰寒。

    “今日得道矣!”

    老子高聲,道相轟然而散,眾多在老子道相中參悟的道,皆離,滿載而歸,回到諸位求學(xué)之人心胸。

    風(fēng)允也默默散去道相。

    “老聃先生也有察覺吧。”

    風(fēng)允詢問老子,老子頷首,兩人相視而嘆。

    從兩人所知的少昊國中,他們清楚——

    歸墟已沉,建木將倒。

    少昊國沉于東海之地,那古之東夷,早已經(jīng)不存。

    如今的東萊國,以及淮夷、薊夷,皆是其之殘存的后裔罷了,對先祖之事,早已忘記。

    而造成如此災(zāi)難,皆于那顓頊與共工,在昆侖爭為帝,撞斷了建木這通天之柱。

    天水滔滔,天傾西北,地陷東南,以至于古東夷之地,沉沒。

    而位于東夷之少昊國,自然也因此而亡。

    少昊國之守護(hù)的歸墟之地,也一并消失于茫茫大海。

    如今,建木虛影出現(xiàn),又有傾倒之象,正是一種征兆,是天將大宰,氣運傾倒之態(tài)。

    那昆侖之上的靈氣汪洋,灌入九州,與之同時,妖邪隨汪洋而來。

    “前人已經(jīng)告知了我們抵抗如此大災(zāi)的辦法。”老聃望向石壁,其上,見有鳥身之人,飛躍汪洋,入歸墟之地。

    又有蛇尾之人,西去,翻越高山,入昆侖之地。

    還有牛首之人,南去,穿梭毒瘴,入古莽之地。

    終有散發(fā)之人,北去,踏過朔方,入索離之地。

    四方為九州之出口,也為入口,是人族先輩,向外開拓的方向。

    風(fēng)允緩緩點頭,與老子道:“九州乃是人族先輩,庇護(hù)之地,有人族道天鎮(zhèn)守,是人族的自留之所。”

    “而先賢們除卻自留之地外,還意欲向外,四方開拓。”

    “……這就是圣道,護(hù)人族之命脈,開人族之天地。”

    老子聞風(fēng)允之言,幽幽而望,遠(yuǎn)方天地,那是宗周、成周、是此時的天之所在。

    “吾不欲出仕君王,但心中圣道卻不可辜負(fù),唯有效仿先賢,開拓人族之天,為人族尋所需之法啊。”

    大周傾頹,將倒之勢。

    老子看得清楚。

    他心中對大周,也無希望,順應(yīng)天時,萬法自然,順天卻也并非一味遷就,人族之心,也有激昂之處。

    “不知風(fēng)子可有抉擇了?”

    與風(fēng)允聊了這么多,老子也不再鋪墊,直接詢問:“道就在你我眼前,不知風(fēng)子如何選?”

    道?

    風(fēng)允恍惚。

    是啊,道就在眼前,如此大勢已到,昆侖之地已經(jīng)給出了預(yù)警,他們所要做的就是抓住此次大勢,順勢而利人族,這可成道。

    如何利人族呢?

    是大是小,是功是敗,皆看他們的抉擇,與行動之作為。

    這不由讓風(fēng)允想到了一個人。

    一個來自后世的圣人——王陽明。

    “惜哉啊!”風(fēng)允感嘆一聲,其言隨風(fēng)而遠(yuǎn)。

    “吾有一故知,比余長,聞其名聲時,卻知曉了三個成圣的道理,此時正合老聃先生與允之境遇。”

    “哦?”老聃好奇。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