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風都·聚天下異人-《大周守藏史》
第(1/3)頁
二月,驚蟄,春暖初至,花草淺淺——
風都之地,經過近兩個月的維修,此刻已有了秩序,數萬風氏之人,皆安頓,趁著初春,籌備春耕之要。
而因為學宮將開,九州之內,能脫身前來,或是各國之間,有意探查下,大量的異人齊聚,為此,風都不得不安排一塊區域,為暫居之所,以便接待此些異人。
風都此時,可謂是熱鬧非凡。
而風都外——
“風圣…您的道路,讓人嘆然,前無古人,而往后來者,怕是如長風不絕啊……”
屈原,此刻楚國還是公子居暫待國君之責,只有等守孝三載后、幾位國老和掌權之臣認同,方可接任君位。
而屈原此番來風都,是其所欲,但公子居最近越發的不安分,他離開后,心中不安啊。
“原莫敖,風都到了,這入山之半后的藍陵百里,皆是風都領地。”
聞聲,屈原拉開竹簾,望向這山勢。
“山有陰陽,一半歸風都,魯候卻是拿出了足夠的體面與風圣。”
“不過這樣的風都,何國不希望能落在自己國內呢?”
“若是風都落楚,百里何小,數百里何小,即使是千里,又何小。”
千里,楚國也不過是千里之地,可在屈原眼中,這風都之價值,不下千里之沃土。
“轟隆隆……”馬車過山間之道,入風都開闊之地,那四周的山石,早已在數萬人的協力下,移去小石,鋪路修屋,如今放眼望去,除卻無法移動的大石孤立,底下盡數是刀耕火種后的平土。
“那是……許行。”屈原見熟人,叫停了馬車,下車。
“原步行風都即可,不過一兩時辰之事。”
風都四面環山,東西縱長,南北較窄,山勢矮卻綿延。
屈原從楚地來,就是從南口入,只要翻越山勢后,距離風都就不過十數里,尋常之人,也就一兩時辰的路程。
屈原上前,原是許行早入來風都,見風都之人在行農事,遂帶著自己的幾名隨者,一同參與。
以其在安地向風允請教農事的名頭,何處之人會不允其農事呢?
“原屈大宰。”許行見屈原,暫息而行禮。
一旁的護衛道:“是屈原莫敖,周禮之稱,我楚國已不同矣。”
不同矣……
當初在楚國時,楚威王就曾下令,楚國脫離《周禮》之國,不服周,遂要改其國職,當初的屈原大宰自然不存。
這莫敖,正是其代替大宰之職位。
許行離開時,卻還不曾聽說,此刻聞之,只是思索,卻也明白其意。
“屈原莫敖見安。”
許行之許氏,已經被曾侯贈于風允的安地,遂此時的許行是為安地人也。
安地與楚國牽連甚廣,而楚國此時也是尊人道之國,所以許行不會如同其余國那般,對楚國人敵視。
“我記得你,卻不想你來了風都,可是在風都任職了?”
屈原詢問,但許行搖頭。
“許行在媵國出仕。”
媵……屈原就是穿越媵國,才來到風都的。
“汝倒是好運勢,出仕至此,也能與風圣為鄰,可時常見之。”
屈原眼中閃過羨慕之色。
許行淺笑,點頭不語。
“那原就不耽誤先生。”
“走吧,咱們先入風都,再看看有何能助的。”
農,屈原并不擅長,而他擅長的,風都怕也少需。
“轟隆隆…”馬車再動,但屈原卻是步行而前,一路觀望,來到午后,方至風都城前。
“好生古意,此城墻,怕是見證了古之興衰。”
望向這古老而堅韌的城墻,雖然比之如今的,沒有那般高大,雄偉,可上面的古意,卻是此時沒有的。
“入城吧。”
隨之入城,就見一壯漢,正與宗伯交談,其周圍還有不少壯年,推著砂石之車,隨行。
“如今風都城來了這般多人,就勞煩巢伯了。”宗伯與巢伯言,舉止尊敬。
而巢伯大手一揮,大笑道:“不麻煩,我一泥瓦匠人,就是干這個活計,能為風都建屋,給往來之人一落腳地,我也樂意……不過工錢咱可得說好,咱帶著一幫娃來干苦力活,可不能委屈了。”
如此說,宗伯自然點頭,接道:“自然會記著的,風都此時新立,但大庭古庫中,有不少金銅玉石,兩月來就在熔成貝幣,加之從風氏收來的,如今小錢已可付,大錢也可記錄在賬,待貝幣充足,一一支付。”
巢伯聞之,點頭,卻說:“可不能拖太久,以免耽誤城中錢銀運轉,此刻異人來風都,必是帶著貝幣,怕是會影響城中之物價,宗伯可需看好了。”
聞此,宗伯眸光一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