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馬屁-《宋風》
第(3/3)頁
在度量衡的問題上,王靜輝早在搜羅到沈括和蘇頌后就開始這方面的工作了,不過那是在內部試行的方案,在外界并沒有公開使用過。對于大宋的度量衡換算,已經折磨了王靜輝很長一段時間了,對此的解決辦法最佳方式便是通過行政手段來推廣新的一套度量衡,而且這套度量衡必須是以十進制為基礎的。
在這次重新設計度量衡的過程中,王靜輝巧妙地利用了皇帝趙頊的虛榮心,其實說白了就是以趙頊的腿長定義為米,以此為基準來定義分米和厘米,當然長度的單位是十進制的。在以前所生活的時空中,他在上學的時候曾聽到過老師談及這些西方的度量衡單位有很多是以當時國家君主的鼻子、手臂長度單位來定義的,沒有想到自己在這個時空也借機拍了皇帝的馬屁。拍馬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度量衡改革算是有了一個非常好的開端。古人那套度量衡系統實在是太煩人了,能夠以一記馬屁來開個好頭。王靜輝并不在乎后世有沒有人來罵他。
有了長度單位的定制后,很容易地便得到了體積的度量衡,由此以立方分米水的重量得到了重量的度量衡。為了建立一個標準的參照物以供推廣,王靜輝派人使用黃金專門打造了十個黃金長方體,長度正是皇帝趙頊腿的長度,這十個標準參照物被分別安置在大宋皇宮、華英書院、西湖書院和其他相關衙門當中。
新的度量衡推廣需要時間,不過新的度量衡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在計算上比以前的度量衡制度容易了許多,而且新的度量衡有嚴格的標準可以參考。以前地主家里“大斗進,小斗出”的把戲不容易玩得轉了,現在州縣衙門當中都有朝廷頒發的標準量器,以示公證,旁人做不做假只需稍微比對即可,這樣一來至少百姓們倒是歡迎得緊。
啟動新的度量衡制度以替代舊制是一件繁瑣的事情,至少對于戶部官員來說就意味著龐大的工作量,而對于工部等技術部門來說則是一大福音——沈括和蘇頌等人期盼已久的“標準化”終于有了根據,可以嘗試進行實驗了。
也許新的度量衡制度還有很多缺陷,但是這只是人們的習慣問題,十進制的優勢決非是十六進制所能夠相比的,大宋的百姓一定會在最短的時間里適應這些新的變化,而渡過了這一段比較混亂的時期之后,其對大宋的推動作用則是難以想象的,王靜輝相信在行政手段的幫助下,新的度量衡制度將會很快地普及開來。
“史書上說秦始皇統一六國后便統一了度量衡,秦朝推廣新的度量衡才用了幾年?行政手段的威力是無窮的,要不然歐陽修也不會想到使用行政手段來推廣古文運動,從而使得古文運動在短短數十年之中便達到了巔峰,而唐朝的那個八大家韓愈和柳宗元可是干了一輩子也沒有什么成果!”王靜輝心中暗暗想到。
最新全本:、、、、、、、、、、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