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相聚-《宋風》
第(1/3)頁
熙寧十五年冬天,大宋朝廷已經決定不再沿用熙寧年號,新的年號定為“承天”,明年新春過后便立刻啟用。與王靜輝所知道的歷史不同,熙寧年號一直用了十五年,比歷史上他所知道的十年要長了些,而熙寧之后年號歷史上定為“元豐”而不是現在的“承天”。
歷史因為他的參與改變了太多,可以說是已經完全面目全非了,不過好在是大宋占了絕對上風,此時大宋的威名可能還無法達到漢唐鼎盛時期的水平,那是近二百年來漢人所建立的王朝聲望最頂峰。可以說到現在皇帝趙頊已經完成了他少年時期所定下的遠大志向,當然遼國在北方茍延殘喘,如果他的意志堅決的話,大宋的軍隊完全可以在一年之內讓遼國土崩瓦解。
在陣陣鞭炮聲中,駙馬府也是沉浸在辭舊迎新的歡樂氣氛中,與歷年一樣,駙馬府在臘月二十九這天關起大門,在門上掛上謝絕訪客的字樣,然后府中無論職位高低全部都到大堂來一起吃飯。每年的大年三十,王靜輝夫婦都是要入宮和皇族共度春節的,所以府中過節就以臘月二十九為準了,畢竟過了新年之后各種迎來送往就是連王靜輝也逃脫不了,身為皇室成員駙馬夫婦也必須擔負起自己應盡的義務。
此時的王靜輝也已經四十歲了,雖然他感覺自己的身體狀況良好,但是兩鬢之間也出現了白頭發。這使得王靜輝非常清楚地認識到盡管他的體質和別人有著很大的不同,但是他并沒有逃脫生老病死的宿命,最多不過是比別人多活幾年罷了。
盡管小王駙馬夫婦已經步入中年,但是無論在哪里,他們的出現都毫無疑問地會吸引所有人的目光。整個大宋的男人和女人都會從心底羨慕這對夫婦,王靜輝的風度翩翩和趙淺予的溫柔典雅在這個相當講究“風范”的社會無疑是一對最佳典范。
與十幾年前不同,當時所有的皇室成員都琢磨著為駙馬納妾,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駙馬夫婦之間的感情日漸濃厚,最近兩年他們夫婦二人幾乎都是在汴都附近的靜園渡過的。想到靜園的風光再配上這對模范夫妻,更是讓人浮想聯翩。而杭州西湖的公主堤更是見證了他們近二十年的堅貞感情。更有意思的是這原本在歷史上是蘇軾修建的蘇堤上,有一座風雨樓是所有天下有情人都很向往之地。王靜輝曾經和趙淺予在這里用紅繩編過一個中國結掛在上面,后來有人誤傳才惹得眾多有情人紛紛到這里學樣子來編中國結以期待自己的愛情能夠像小王駙馬夫婦那樣幸輻美滿。
雖然還沒有到大年三十,但是汴都開封城內的鞭炮自開始入夜起就沒有斷過,天上下的鵝毛大雪并不能夠阻擋街上的行人過年的興致。駙馬府門前兩盞紅彤彤的燈籠高掛,一個身材比較單薄滿身是雪的人翻身下馬,正想去敲門,突然巷子中傳來一陣馬蹄聲——兩匹白馬拉著一輛四輪馬車向這邊駛來。看著這輛馬車行來,先前的來人站在駙馬府前的臺階上,饒有興趣的看著馬車。這輛馬車還是非常上檔次的,而這條巷子中只有小王駙馬一家,毫無疑問是來駙馬家的。
當車夫操縱著馬車在駙馬府門前停下的時候,看著臺階上的來人,馬夫不禁手中緊緊攥了攥馬鞭,非常警惕的看了一眼臺階上的人。可惜臺階上的人頭上的斗蓬遮住了臉面,加之天色灰暗看不清那個人的長相。這車夫也不是一個簡單的車夫,看到門前的那個人后,在攥鞭子的時候不禁加了幾分力量。一時間手掌中傳來陣陣骨骼的響聲,仿佛是向對面的男子示威。
對面男子對車夫的示威并沒有什么反應,但是車夫看了那個人的身形后更加警惕。經驗告訴他對面的人仿佛是常年廝殺,身上更是有種若有若無的血氣,對面的人在斗篷中顯然有一把刀,恐怕能夠給自己這種感覺的人手下有不少人命。
“先生,駙馬府到了!”車夫跳下車轅,對車廂里的人說道。
車廂的門簾被掀開,一個長相三十許的人鉆出車廂站立在馬車上。他第一眼便看到了臺階上的人,眉頭稍微一皺,隨即有些疑惑地問道:“師弟?”
臺階上的人聽后呵呵一笑,掀掉頭上的斗蓬大聲說道:“師兄,多年未見一向可好?!”
乘車而來的中年男子在借著燈籠微弱的燈光看清楚對面的人面目的時候,笑呵呵地跳下馬車走上前去說道:“我們已經十年未見了,師兄我都差點兒認不出來你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