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章.烽火卷長空 372.老狼-《馬過江河》
第(1/3)頁
時至今日,曾經(jīng)飽受恥笑非議的南康解憂軍,已然在南北戰(zhàn)場之中,經(jīng)歷了脫胎換骨的蛻變。然而,成長,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那些需要在血水里摔跤、生死線上打磨而成的搏殺技巧與臨敵禁忌,卻還是他們的知識盲點。
比如說“戰(zhàn)場愣神”,就是大忌之中的大忌……
方才還左搖右擺的王雙石,精準(zhǔn)地捕捉到了這個絕佳的出手時機!他前腳掌一踹刀背、雙臂順勢前后扶把、刀頭借那一腳之力高高揚起、蕩至半路途中、又借反刃之勢調(diào)轉(zhuǎn)鋒刃!王雙石同時轉(zhuǎn)腰上步、沉肩壓柄,驅(qū)使著那柄長刀走上了一段“回頭路”……
王雙石的這一刀,既無招無式,也沒有與之配套的刀路與步伐,更沒有后手變招的可能,可謂是野狐禪中的野狐禪、土把式之中的土把式;這招唯一的可取之處,便是視覺欺騙性極強;如果敵人看破了這是一記騙手,那王雙石就徹底被擱在那了!
早年征戰(zhàn)西北邊疆之時,他也是憑著幾手“自行研發(fā)”的獨門刀法,以投機取巧、坑蒙拐騙的戰(zhàn)斗風(fēng)格,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最終搖身一變、成為了王放手下的一員副將。待日后解甲歸田、成為丞相府的一名老花匠之后,他已然年老體衰、也就放棄了打熬筋骨。可這幾手“獨門路數(shù)”,他卻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化入了“沾知了、晾衣服、挑燈籠、架藤蔓”之類的竿活當(dāng)中……
至于氣力方面的缺失,也可以用發(fā)力技巧與刀刃軌跡進行彌補;對于王雙石這樣的老卒來說,刀招無需力劈華山、撼山填海;只要能迅速將敵人斬一個骨折筋斷、也就足夠他用了!
至于今日對付這個呆若木雞的“老活孫”,這一刀也當(dāng)然夠用!
長刀呼嘯而過、老活孫胸前乍開一蓬血紅,登時命喪于燕京城下!
從傳統(tǒng)規(guī)則上來講,老將王雙石,的確履行了戰(zhàn)場上的傳統(tǒng)禮節(jié);但是從道義上來說,他這一刀又快又急,還帶著點“招打冷不防”的小心機,也談不上什么正大光明。
就這,還是王雙石給自己留下的一點體面!也不光是王雙石一人,凡是這種百戰(zhàn)余生的老兵油子,早都有了充足的自知之明。他們不會成為主將,更沒有統(tǒng)軍掛帥的野心;所以什么堂堂正正、光明正大、對于他們來說根本就毫無意義,只會成為活命的拖累。
這話也可以反過來說:他們之所以能夠歷經(jīng)百戰(zhàn)而不死,就是因為手段足夠卑鄙下流……
至于死在他刀下的“老活孫”,從這外號就看得出來,也同樣不是什么省油的燈。在解憂軍當(dāng)中,他那卑劣人性與骯臟手段,也被眾人所不齒;否則的話,在眾目睽睽之下、欺負(fù)一瘦弱老叟的事,也不會落在他的頭上……
也不知道這一老一小,方才都說了些什么;所有人都親眼看到,那老頭一刀斬下,老活孫死尸倒地……能把這么個心眼多如牛毛、又毫無道德底線的狗東西,弄死的仿佛殺雞一般容易……這老頭的心眼,到底得有多臟啊!
王雙石刀劈“老活孫”之后,感受著拂面而來的血腥味,仿佛又回到了數(shù)十年前的西北邊境。而他那行將朽木的身軀,被敵軍的鮮血潤過之后,也好像大地回春、冰河解凍一般舒坦……
自從回到京城之后,他還從未感覺到這般暢快淋漓的滋味!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