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將錯就錯的矛盾者-《騎砍戰記》
第(1/3)頁
保爾代馬爾爵士原本一直堅信達利昂就是潘德王國最后的繼承人,而他自己大概也是最后一名有傳承的獅鷲騎士。
他發誓要幫助達利昂復國——他也是一直這么教導達利昂的……
不過,隨著達利昂長大,保爾代馬爾產生了一絲懷疑——達利昂長得完全不像海倫,而且那枚在海倫手里曾經大放光芒的戒指,在達利昂手上卻幾乎沒有反應……
于是他心里充滿了矛盾與苦惱。
他是獅鷲騎士,他是潘德王室的守護者,他一生的信念要求他找到真正的王室后代。
可老人家養育了達利昂這么多年,感情比親生的還親……他寧愿相信是那枚戒指出了問題。
這就很糾結。
所以保爾代馬爾并沒有跟達利昂提過自己心中的懷疑。
他也不知道該怎么說,畢竟他一直都是對達利昂灌輸著‘潘德的真王’‘先王的血脈’‘合法的王位繼承者’……
但無論如何,他心里的懷疑一直都存在。
所以他依然堅稱達利昂就是王室直系,依然這么教育達利昂,但做了兩手準備……
一邊教導達利昂,一邊尋找其他的可能性。
如果可以找到能夠使用這枚至高王印鑒的人,那當然最好。
如果不能找到,那么不管達利昂是不是先王的血脈,他都要堅持幫達利昂復國——這是這位老人作為最后的獅鷲騎士存在的意義,是他這一生的價值。
這看起來是個合理的思路,但問題在于,他不知道要怎么尋找其他的可能性。
他歲數大了,而且還沒有人手……
而且,就算世間還存在先王的后代,那肯定也是會隱姓埋名的,畢竟他自己都只能帶著克里昂隱居在山上。
直到十年前,米爾甘帶著一些冒險者找到了被封閉的古老駐地。
那時候達利昂才十幾歲,而保爾代馬爾又已經老邁,這一老一小可沒法對付米爾甘,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他把駐地里的武器裝備全都洗劫一空。
但保爾代馬爾卻因此想到了個主意。
老騎士出面告訴米爾甘,這是獅鷲騎士團的武庫,找到這些獅鷲裝備的就是天選之人,可以用‘獅鷲之劍’的名號縱橫天下……
為了讓米爾甘相信,保爾代馬爾還故意說打敗自己就能拿走自己手中的‘獅鷲之劍’,那代表著古潘德至高無上的王權——當然,他手里這把劍其實只是獅鷲騎士團騎士長的武器,真正代表王權的劍當時被李昂的父母帶去了巴克利,只是老騎士并不知道。
當年的米爾甘年輕氣盛,確實信了。他打敗了老騎士,拿走了保爾代馬爾的劍,然后確實將冒險團命名為了‘獅鷲之劍’。
保爾代馬爾其實是在用米爾甘去吸引外界的注意力。
反正武器裝備被米爾甘拿走是注定的了,那就借機讓米爾甘去吸引火力,也算是個好辦法。
在老騎士看來,這不僅能試探烈獅王國對‘獅鷲之劍’這個名號的反應,也能借著這個標志性的名號吸引真正的王室血脈。
因為真正那把獅鷲之劍,確實代表著潘德的王權,只是一百多年過去了,現在的潘德很少會有人知道那把劍的意義。
大概只有王室后代和保留著獅鷲騎士傳承的人不會忘記。
老騎士覺得,如果這世間還存在潘德王室的后代,那就應該知道獅鷲之劍的意義,就一定會去找米爾甘的隊伍,自己盯緊米爾甘說不定就有收獲。
再加上那么多的獅鷲騎士團裝備,大多數人都會以為獅鷲之劍傭兵團就是獅鷲騎士團的化名,潘德王室成員肯定是會關注的。
與老騎士設想的一樣,‘獅鷲之劍冒險團’得到了獅鷲裝備后極為招搖,在幾年里聲名大噪。
不過一直在追蹤觀察這個冒險團的保爾代馬爾卻毫無收獲——沒有潘德王室出現,只有很多野心家在找米爾甘的麻煩。
并且人是會成長的,當了幾年擋箭牌之后,狂妄的米爾甘也覺悟了,他明白了從老騎士手里得到的那把所謂的獅鷲之劍,對他其實沒什么好處……
米爾甘不再那么高調,并對外宣稱他的裝備都只是戰利品而已——他要撇清自己,表示他的傭兵團跟獅鷲騎士團是敵對關系。
從那以后,獅鷲之劍成了純粹的傭兵團,接的更多的任務是護衛或尋找貴族女性,關注這個傭兵團的人也漸漸少了。
所以老人家這一計算是失敗了。
其實,老騎士的這個計劃原本就注定不會有成效的。
因為老人家沒料到,海倫公主夫婦二人逃到巴克利大陸以后,壓根就沒給自己的孩子提過什么血脈王權之類的事兒,還把獅鷲之劍封存了——那位被敲了悶棍的里昂·格里芬壓根就不知道獅鷲之劍的意義。
高貴的王室公主成了一個普通的貴族婦人,天下無雙的騎士當了一個普通的雇傭騎士,經歷了很多事情以后,那兩口子已經沒打算復國了,只想在巴克利好好過日子……
當然,保爾代馬爾也不是完全沒有收獲——他至少發現,現在的烈獅王國并沒有對‘獅鷲之劍’有什么反應。
這就意味著現任烈獅王烏爾里克似乎和瘋王不一樣,他不怎么在意獅鷲騎士團的存在,只是也不會認同其合法性罷了。
隨后利奧弗里克男爵成為了克溫的領主,這更進一步證明了這一點——公開使用獅鷲紋章的貴族,已經能夠成為烈獅王國的男爵領主了。
老騎士幾年前還去見了利奧弗里克男爵,并且了解到,利奧弗里克的祖輩確實是獅鷲騎士。
只不過利奧弗里克表示,如今他是烈獅王國的領主,不可能回歸一個非法騎士團,更不可能支持達利昂復國。除非潘德王國的大旗再次豎立,并且能確保他的安全……
當然,利奧弗里克也對這位老獅鷲騎士表現了善意,但也僅此而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