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一次簡單的伏擊-《騎砍戰記》
第(1/3)頁
這是一個大概六七米高的雙層馬廄,二十多米的寬度,超過四十米的長度,占地超過一千平米,在這個年代算是很少見的大型木制建筑。
精靈們合理的利用了這一帶這些高大的紫衫樹,這個馬廄的外墻與墻角嵌著很多仍然在生長的大樹——最初修建的時候大概就是將這一帶的紫衫砍伐了一部分,留下了可以作為墻柱的大樹,然后以樹干為基柱搭建起來的。
馬廄的頂上還有七八處樹冠,在夜晚的微風中沙沙作響,樹冠高達十五米以上,那是作為基柱的那些大樹的枝葉。
這是人造產物與自然的融合,看起來很合理——樹木依然會生長,但它們長得越大,就會讓外墻的其它木樁被撐得更加緊密牢固。
這個馬廄不知道有多少年了,外面已經爬滿藤蔓,使得外墻堅韌而緊密。
沖進馬廄的迦圖人大概已經有上百人了,他們在進門之前完全沒有遇到任何阻礙,馬廄的大門也是敞開的。
迦圖人剛開始進軍的時候也并沒有點火把,因為外面月色明亮,其實是能看得見的。
但馬廄里卻沒有絲毫燈光,漆黑一片,伸手不見五指。
如果是在完全不見光的情況下,其實雙方都很難造成什么殺傷。
但由于馬廄開著門,在馬廄里面是能看到門口的情況的,而且還看得很清楚。
聽見慘叫聲后,后排的迦圖人大概認為里面已經交上了手,依然在往馬廄里邊沖。
但馬廄的大門雖然不小,卻也只有五六米的寬度,人擠人之下,前面已經進了馬廄的迦圖人根本退不出去,只能聽到連續不斷的慘叫聲響起。
后排進不去的迦圖人終于點起了火把,并且將一支火把拋擲到了馬廄門內,他們這才終于看清了馬廄內部的情況。
這個高大的馬廄上下有兩層,墻邊也堆滿了草垛,里面高高低低的圍著墻邊站著至少八十個人,全都持著弓箭。
有人類,也有諾多精靈。
他們分成了上中下三層,形成了一個極為兇勐的火力網,正在不斷的拉弓射箭。
馬廄中間已經倒下了幾十名迦圖人——在他們什么都看不見的時候,這些弓箭手們已經制造了大量的殺傷。
但他們也只看到了這么一眼,因為他們的頭頂上有幾大桶水澆了下來,他們的火把全部熄滅了。
而且連續不斷的箭也從頂部的樹冠射了出來。
馬廄門口頂上還藏著不少諾多精靈,塞德仁和里薩迪蘭也在上面。
他們在夜晚是最強的戰斗力,也是箭術最好的人。
塞德仁負責制造殺傷,而里薩迪蘭主要任務就是防止敵人點火——主要是避免敵人放火燒馬廄。
只要看見有人在打火鐮,他就會一箭射過去。
事實上馬廄頂上與兩側本來就有很多裝滿水的桶和水槽,大樹的橫枝也會懸吊一些水桶——這是這個年代的蓄水方式,也是防火設施。
下雨的時候水桶與水槽會自然被裝滿,那些水桶都是綁了繩子的,隨時都可以用繩子拽翻用來滅火。
精靈們本來也很注重森林防火,這個馬廄的防火設施挺完善的。
弓弦嗡鳴,慘叫連連,塞德仁和幾名藏在馬廄頂上樹冠枝葉里的諾多戰士也開始用極快的射速放箭,密集的迦圖人使得他們輕而易舉的制造出了不少尸體。
由于看不到馬廄里面,也看不到那些藏在巨大樹冠中的射手具體位置,迦圖人只得亂糟糟的盲目射了幾箭進行還擊,但這種盲射,射死人的概率跟中彩票差不多——樹冠的枝葉不僅能遮掩人的身形,還能擋住大部分亂射的箭失。
“比斯帕,比斯帕!”
一部分迦圖人已經開始后撤了,他們知道中伏了,而且他們也不敢再點火——弄出任何火星的人都會在下一刻倒地死去。
那就最好離馬廄遠一點,或是立刻撤退。
事實上迦圖人本來也是這么做的,但外圍的人沒撤開之前,馬廄門口的迦圖人被堵在里面根本就撤不出來。
從迦圖人沖入馬廄、點火照明,知道到最后撤出來,著所有的事前后大概只用了十來秒,這些迦圖人反應其實并不慢。
但在這十秒內,迦圖人至少留下了一百多具尸體——大部分沖進了馬廄的迦圖人都死在了馬廄里,能撤出來的也帶著傷,身上扎得像刺猬。
而塞德仁和幾名藏在馬廄頂上樹冠枝葉里的諾多戰士也在這幾秒鐘里干掉了至少二十個。
畢竟兩邊都算是近距離面對密集的迦圖人群,這種情況下根本不需要瞄準,也不用考慮風向,射不中的難度反而更大一點,因此只需要用最快的速度拉弓就行了。
以塞德仁這位暮光騎士的能耐,在不需要瞄準的情況下,他其實能做到三秒兩箭——要不是躲在樹上不方便取箭,估計還能再快一些……
為了防箭,迦圖人舉著盾慢慢往后撤,退得比較慢。
而在迦圖人開始退后時,馬廄的后面鉆出來三十個持著巨型扇形盾的步兵,舉著盾從馬廄側面沖了出來,一直沖到了迦圖人的西側,列成了一排開始向迦圖人逼近。
巨大的扇形盾完全能擋住迦圖人的弓箭,并且吸引了大量的火力。
而馬廄里邊的諾多戰士們也趁機從里面出來,他們持著劍盾飛快的站成了陣列,也開始向迦圖人逼近,披甲弓手們也離開馬廄站到了諾多們身后。
同時,東邊的森林里也出現了一支部隊,正在往迦圖人的背后飛快的沖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