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兩敗俱傷-《騎砍戰(zhàn)記》
第(3/3)頁
所以如今的德夏并不穩(wěn)定,卡丹本就面對著另一個挑戰(zhàn)者的威脅——他的親弟弟埃米爾薛西斯。
事實上埃米爾薛西斯就是用卡丹自己搞出來的世襲制度向巴哈德的位置發(fā)起了挑戰(zhàn)……
由于卡丹搞出了巴哈德世襲,所以他給自己的父親也冠上了巴哈德汗的尊號——任何一個登上王位或帝位的人都會這么做。
而德夏的傳統(tǒng)是,父親死后,父親擁有的財產(chǎn)應當由所有子嗣平分。
所以埃米爾薛西斯便聲稱,既然父親是‘前任巴哈德汗’,那么整個德夏公國就也應該分為兩半,讓兩個孩子都成為巴哈德……
——如果是在部族中,部族的汗死后,確實可以讓兩個孩子平分部族。
比如卡丹和埃米爾薛西斯兄弟二人,就會由以前他們父親的一個部族,分成卡丹部和埃米爾部兩個部族,兩個都是汗。
由于卡丹自己推行了世襲制,他不太好反對這個理由,所以他弟弟一直在聲稱要平分德夏,而且確實得到了一些年輕的部族首領支持——大多就是那些沒能繼承哈里發(fā)或拜尹頭銜的年輕人……
如果德夏如今依然處于推舉制,那么卡丹就算是把部隊全打殘了也不會影響到他的地位,畢竟是各部族首領自己推舉的巴哈德,大家一般不會打自己的臉。
但如今,卡丹用武力強行推動形成了世襲制,他比任何人都明白,手中掌握的實力就是一切。
他也知道自己這個桉例擺在前面,德夏的每個汗大概都明白這個道理……
同時,每個首領在有機會的時候恐怕都會試圖復制他的上位之路。
如今,在自己的部隊遭受巨大損失的時候,埃米爾薛西斯這樣的人恐怕不會安分——很多人都不會安分。
所以卡丹不敢再打下去,他只能滿心酸楚的帶著殘軍撤回國內,準備迎接來自內部的另一場艱難挑戰(zhàn)。
德夏人撤退了,烏爾里克與卡丹算是打了個兩敗俱傷,而這兩敗俱傷的局面,實際上還只是個開始。
畢竟這是德夏公國公然向烈獅王國的首都發(fā)起進攻,這種情況下烈獅王國只能作出唯一的一種反應——同樣滿心酸楚的烏爾里克向德夏公國全面宣戰(zhàn),并且把德夏公國視為最高優(yōu)先級的敵人,不死不休那種。
發(fā)出的國王令上,烏爾里克都直接將德夏公國稱為“沙漠里的邪教強盜”了,巴哈德也被稱為了‘殘暴的邪教頭目’。
烈獅城畢竟是烈獅王國的首都,任何國家的首都被攻打,都只能是這個反應。
而且烏爾里克現(xiàn)在極其憤怒,比七岔要塞被攻占時憤怒得多——這場爛仗打得他瀕臨破產(chǎn)了!
說真的,埃里克這段時間一直只是在忙著協(xié)調商隊的情緒,這支龐大的商隊也就只是慢悠悠的從七岔要塞東部幾十里的位置往薩瓦河邊挪動了一趟,然后又被埃里克和雷曼聯(lián)手帶回了原地——就這么挪了一個來回,啥也沒干,結果情況就變成這樣了……
而得知情況之后的李昂一下子變得精神百倍。
現(xiàn)在,新的戰(zhàn)略目標出現(xiàn)在了領主大人眼前——統(tǒng)領王國大軍,以復仇為名攻入德夏公國,到德夏境內去打一場長久的大戰(zhàn)!
或者說,去用武力開辟一個全新的市場……
這下子李昂一點都不猶豫了,他快速動員起自己的軍隊,再次在三天之內就出發(fā)了——出兵效率一如既往的快得離譜。
并且,他向全國領主發(fā)出了元帥令,召集各領主的部隊直接到薩瓦河堡集合,準備全面進攻德夏公國。
當然,七岔要塞這個問題也是需要解決的,畢竟烏爾里克國王的要求擺在這里,國王可沒有讓李昂改變戰(zhàn)略目標……
但領主大人并沒有打算強攻七岔要塞,這種巨型棱堡也沒那么容易被攻陷,李昂知道巴克斯帝國近況不好,所以他打算跟阿迦松將軍進行一次友好磋商,看這事能不能和平解決。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