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布尤林之戰-《騎砍戰記》
第(1/3)頁
潘德歷358年9月1日,晴。
布尤林之戰。
這是我跟隨陛下打的最艱苦的一場戰斗,比以前對抗艾格雷姆之類的魔鬼還要艱難——陛下被阿迦松那個混蛋偷襲了!
其實包括我在內,所有人都知道,阿迦松這家伙對巴克斯帝國肯定是無比忠心的,他對馬略皇帝的忠誠也無可置疑。
所以我不太理解,為什么這個對國家和皇帝最忠誠的人,卻反而用了最激烈的方式違抗馬略皇帝的遺命,甚至還將馬略皇帝用生命換來的良好局面毀于一旦。
陛下說,每個人都有心中的樂土,有馬略皇帝的巴克斯,才是阿迦松心里的巴克斯。
馬略皇帝不在了,阿迦松也就沒有了他想要效忠的國家和帝王。
也許確實是這樣吧。
可我覺得,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逃避……
人總是會死的,馬略皇帝去世后,活著的人難道不是更應該繼承其遺志嗎?將國家一步步打造成馬略皇帝期望的樣子才是更應該做的吧?
但陛下說,忠誠有很多種。
有人忠于君王,有人忠于人民,有人忠于階級,有人忠于事業,有人忠于名譽,有人忠于愛情,有人忠于神靈,有人忠于自己。
陛下說,阿迦松是忠于他心中的理念。
他無法接受巴克斯帝國處于弱勢地位,所以他試圖與陛下同歸于盡,打算用這種方式削弱新潘德王國,為巴克斯帶來新的機會,并喚醒巴克斯人的勇氣。
陛下認為,阿迦松是在他的立場上維護巴克斯帝國的榮譽,他認為他是在以身殉道,戰死沙場也算是一位將軍應有的歸宿。
所以陛下在阿迦松的墓碑上刻了‘勇者’這樣的贊美之詞。
但我卻認為,阿迦松其實是個懦夫。
真要是為了巴克斯帝國的榮譽,那他應該去阿瑪拉大陸,在被拜蛇教占據的那片土地上重新恢復巴克斯帝國原本的榮光——就像陛下重建新潘德一樣,那才叫真正的勇者。
我把我的想法告訴了陛下,隨后陛下問我,我忠于什么……
說真的,當時我被這個問題難住了。
我用了很長時間來考慮這個問題,最后我得出了答案——我大概只忠于我許下的諾言。
當時我有些羞愧,因為這似乎有些自私,信守承諾只是一種基本道德,而我僅僅只能做到這一點,好像并不符合一個封臣該有的品德。
但陛下卻很滿意,他說,忠于諾言已經是一個人最高尚的品德了。
陛下說,如果我想要,他可以給我一個‘守諾者’的稱號,或者‘高尚者’也行。
我沒要這些見鬼的稱號……
因為這時候我已經反應過來,陛下給阿迦松的墓碑上刻上‘勇者’,其實主要是為了安撫巴克斯人……
——摘自《新潘德戰場日記》,里薩迪蘭·艾諾著。
——
“帝國不滅!”
當兩千騎兵持著騎槍從側翼沖來時,李昂正帶著手下向前方的拜蛇教徒步步進逼。
其實李昂看到了從側面沖來的巴克斯部隊,也認出了沖在最前面的是阿迦松手下那些鐵環百夫長,但他以為這些騎兵是來配合自己圍剿拜蛇教的——阿迦松的騎兵從側面切入戰場,并且沿途把一小部分拜蛇教徒給沖散了,看起來妥妥的是在實施側擊。
這種從敵人大部隊側面進行切割的作戰方式,也正是騎兵在大規模戰場上該做的事。
李昂甚至還贊嘆了一聲,覺得阿迦松切入戰場的時機把握得剛剛好,這次側擊必定能讓拜蛇教大軍陷入全面混亂。
所以李昂命令克洛澤與西吉斯蒙德帶步兵快速頂到前面,讓里薩迪蘭帶諾多們分散快速前進實施箭雨覆蓋。
這都是很自然的配合騎軍側擊的行動,正面頂上去,大規模弓箭覆蓋射擊,這能讓拜蛇教大軍無法快速組織人手應對側面的騎軍——如果阿迦松真的是要側擊拜蛇教大軍的話……
但這兩個命令下達后,李昂身邊就只剩下了溫蒂和兩百人的衛隊。這也是李昂這次戰斗中僅有的兩百騎軍部隊,同時也是預備隊——李昂一直在讓部隊步弓協同列陣推進,除了自己的衛隊,其它的諾多戰士都沒騎馬。
而就在自家大部隊頂住拜蛇教大軍之后,李昂卻發現,那支騎兵沒有突入敵陣,而是繞了個小弧線徑直向自己的旗幟沖來!
這是一次誰都沒有預料到的偷襲!
此時,這支騎兵距離李昂的大旗已經只有兩百多米了。
“混蛋……他們是沖著我們來的!放箭阻擊!”
李昂的反應還算快,察覺不對勁之后便立刻讓衛隊進行阻擊。
他并不打算和那支沖來的騎兵交涉,在現在這種時候,只要是擾亂戰場的都必定是敵人!
但李昂多少有些不理解——現在是除掉拜蛇教大軍最好的時機啊!阿迦松這是在搞什么幺蛾子?!
諾多衛隊快速的轉向了側面,各自分散開始放箭阻擊。
這些諾多游俠的騎射能力都是一等一的,但他們數量實在太少,兩百對兩千,敵人又是裝備精良的重騎兵,不可能阻止對方大部隊沖到面前。
“李昂,你得離開這里!”
溫蒂驅馬擋在了李昂身前,試圖讓李昂撤離戰場。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