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八百七十六章 不同軌-《三國騎砍》


    第(2/3)頁

    大魏可以躲在宮里做甩手掌柜,可三省六部的重臣們不能真的就這么干等著。

    誰都不甘心引頸就戮,也不愿放棄現在的身份地位。

    亂世浮沉幾十年、家族幾代人、十幾代人攢下的基業、社會地位,哪能說放棄就放棄?

    走在路上被平民不屑瞥一眼都值得拼命、殺人的時代……若非情非得已,誰又愿意宣揚、謀求什么‘以和為貴’?

    如何更好為未來的決戰做準備,是絕大多數重臣謀求的共同目標。

    于是大魏重臣們再一次提倡鑄造、流通五銖錢,以振興經濟的方式增加國力、可動員力量。

    神宗皇帝時期就短暫的推行過五銖錢,因為各種原因又不得不放棄,繼續以布帛、谷物為貨幣。

    帛谷做貨幣,是戰爭時期一種不得已的辦法,是戰時經濟的一部分。

    可漢軍也處于戰時,為什么能順利推廣五銖錢?

    大概是漢軍腹心區域內的吏民對戰爭長遠的未來抱有很大的希望、信心……最重要的是對方治下始終維持著經濟貿易,各種商業行為的日益活躍,助長了對錢幣的需求。

    各種貿易活動里,蜀錦又是硬通貨,江東、大魏都在以各種渠道購買。真的是應了那句話,神宗皇帝花錢買的每一匹蜀錦,都變成了漢軍的堅韌盔甲、鋒利兵器。

    不管漢成祖、諸葛亮還是田信,都在努力保護治下的商業,打擊豪強壟斷,讓利于民,刺激民間的生產積極性、經商積極性。

    遠近山民都來投奔,達到了人聚、財聚的綜合目的。

    為了保護脆弱、日益壯大的商業、手工業,和治下百信的生活水準;漢軍幾次決戰獲勝卻不得不退軍,原因就是征多少糧,就打多少錢糧預算的仗。

    從不會因為戰爭的進度做殺雞取卵的事情,甚至為了幫助中原兗豫二州的逃難士民遷移南陽,北伐漢軍傾盡儲備軍糧,帶著兗豫士民完整撤回南陽。

    結果是很顯著的,南陽人口聚集,逃難百姓緩過氣后就成了漢軍、北府國力的一部分。

    與此相對,大魏這些年是怎么過的?

    簡直沒法細說,幾乎所有有利于休緩國力的政策都與漢軍反著來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