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風吹稻花(一)-《歲月流歌》
第(1/3)頁
那時候的街道社區,作為城市基層集體產權的經營者和管理者,還遠遠沒有意識到,三里街這樣的傳統商區,未來的商業價值。
況且從當時的情況看,把臨街店鋪的產權高價轉讓變現,確實是盤活集體財產、活躍社區經濟的有效辦法。
所以當田科長陪著王世川夫婦,去街道辦理門店的繳款和過戶手續時,經辦人員異常熱情的接待了他們。
街道書記還建議王世川再出三萬塊錢,把后院西廂的三間磚瓦平房也一道買下來。
這樣一來,前廳賣茶后院居住的房屋就全都有了。
這三間屋子原來是街道竹器社的倉庫和辦公室,后來竹器社關門,加之85年左右的時候,商品經濟才剛剛興起,農民進城的畢竟還是極少數,所以這后院的屋子也沒法租出去。
長期沒人居住收拾,屋子里面結滿了蛛網臟亂不堪,屋外的廊檐和院子里長滿了蒿草,一派蕭條的模樣。
街道書記有意打包銷售,故意賣了個關子。如果不買后廂這平房,前面的兩間門店街道也不能賣了。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加上田科長的勸說,王世川一咬牙一跺腳,把這前廳后廂全部買了下來。加上工商過戶、工本管理等雜七雜八的費用,一共花去了八萬兩千塊錢,把他目前的家底都快抖干凈了。
因為這件事,他和媳婦衛蘭年前還大吵了一架。
誰曾想到,這筆交易盡然是他們夫妻幾十年的經商生涯中,做的最合算的一筆買賣。
再往后二十年,就算是一百萬,在這個地段也買不到這么好的房源了。
衛蘭是個閑不住的勤快人,也最是見不得屋子埋汰。
鑰匙拿來的當天,她就領著幾個孩子,把房間小院的里里外外都清掃一遍。
又去閉門灘上請來了兩位攬活的師傅,修補墻面和窗子玻璃,還給所有的木門重新粉刷了一遍油漆。
衛蘭也不算計了,和丈夫賭氣一般,去了一趟木器廠,買回了幾板車的家具,把每個房間的床鋪箱柜、桌椅板凳全都配齊了。最后又去春和布莊,扯回了幾丈花布,給每扇窗戶都配上了一幅寬大的窗簾。
傍晚時分,橘紅色的晚霞照射進來,市民小院溫煦祥和的效果,就完全出來了。
“王世川,這個家收拾的不錯吧。”
衛蘭滿意的看著幾天辛勞換來的成果,向著丈夫顯擺道。
“排場!太排場了!衛蘭,你上輩子肯定是城里人,太會收拾家啦!”
王世川在英子、毛丫頭的簇擁下,檢查工作一般每個房間巡視了一遍。
他是個肚里沒有文墨的粗人,絞盡腦汁也想不出幾句華麗的詞語來贊美媳婦的能干。只能排場、真排場(排場,皖西方言,好看漂亮的意思)的嘮叨個不停。
“你以為只有你們男人們會花錢啊!要不是看在小孩的份上,你王世川掙個萬貫家財我都能花掉!花錢哪個不會!”
衛蘭勝利似的向著旁邊的小姑姐和侄女使了個眼色,故意給王世川添堵道。
“錢是王八蛋,花完再去賺!哈哈哈!我跟你們三個女的講,男人們掙錢就應該這么花!這才叫把錢花在了正路上!”
王世川太高興了,哪還有閑心和媳婦慪氣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