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九十二章 風吹稻花(三)-《歲月流歌》


    第(2/3)頁

    茶葉合作社(茶園基地)+制茶工廠+茶貨店,從原材料的供給端到最終的銷售端,完全做到了自給自足。

    這樣經營的好處很多,保證貨源供給、降低原料成本、防止技術泄密、保障產品質量等等。當然對于王世川這位農民商人來說,這些都不是預先謀劃出來的,他那時候根本還沒有資本運作和產業鏈的概念

    他的行為就是摸著石頭過河,頭疼醫頭腳疼醫腳。

    紅石灣大隊開茶廠的多了,收不到茶草無米下鍋,才被迫投資茶園,組織茶葉合作社解決茶草不足問題。隨著綠茶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茶葉批發生意的利水越來越薄了,才想起開間茶葉店自家銷售。

    所有的決策在當時看來都是一種被迫行為,但是偶然中又有必然性。

    在被時代推著走的過程中,不知不覺之間就把這好事辦成了。

    四月的紅石灣,再次熱鬧了起來。

    一批批采茶工,或者搭乘四輪拖拉機、或者結伴步行,從山外紛至沓來,沿途尋找需要雇工的主家。

    紅石灣茶廠的采茶工,還是去年的那批人,清明剛過就來王世川家住下了。

    他家的伙食好,工錢按日結算,關鍵是每晚還能看電視。

    所以每年這個季節,各地的采茶工都擠破頭想來紅石灣茶廠攬活。第一年的茶季剛剛結束,就把第二年的工作預定了下來。

    合作社那邊的各家茶草陸續運來,紅石灣茶廠如今已經用機器殺青了。

    十幾位炒茶師傅抬著烘簍,輪番給殺青過后的毛茶拉火。

    他們的步履輕盈帶著節奏,好像古風的舞者,正在表演著一種古老的鄉土祭祀。

    炒好的熟茶趁熱裝桶進行二次發酵,錫皮封口的茶桶,慢慢堆滿了倉庫的每一個角落。

    老車支書和孫師傅也過來了,此時正在場院的老茶樹下品著新茶暢談前事。

    衛蘭領著三個婦女在廚房里忙活,采茶工、茶廠工人一共幾十號人的一日三餐,全指靠她們了。

    王世川如今替代了孫師傅的位置,通盤把控炒茶工藝每一個環節的質量關。

    一年的生計就在這十幾天了,他一天到晚忙的陀螺一樣,恨不能長出三頭六臂來,當做幾個人使喚。

    老板做到這個份上,事事沖鋒在前,真是太辛苦了,用現代管理思維來看也是低效率的。

    但綠茶這個行當不比其他的制造業,天生不具備規?;魉€生產、職業經理人打理的企業潛質。

    遵循古法、作坊經營、匠心炒制,直到今天,仍然是高端綠茶生產的不二模式。

    所以若干年后,深諳綠茶之道的王世川,主動把他的綠茶版圖進一步收縮,只剩下野茶園這一塊茶葉基地了,專門經營定制綠茶。

    這個時候,王世川徹底靜下心來,炒茶賣茶已經不再僅僅為了賺錢生計了。

    霧靄朦朧的清明時節,起上一盆炭火,為慕名前來的茶友,親手炒制三兩斤野茶。

    現沏的青茗如同暖玉一般沁人心脾,茶水中葉片慢慢舒展,宛如遺世獨立的仙子,游弋在群山之中,等待著有緣人。

    客人端起茶盞品了幾口,一片真誠的贊譽聲中,把一沓厚厚的鈔票交到了王世川手里。

    這樣的交易已經不再是單純的買賣了,應該視為知音,一次交易便是一輩子的朋友。

    五月上旬,隨著第一批新茶上柜銷售,王世川總算清閑了下來。

    星期天的時候,毛丫頭和英子過來,告訴王世川,她的爸爸從深圳回來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