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砍掉長尾變尾根-《超級U盤》
第(3/3)頁
“確實,既然是小眾窄垂的細分需求,就沒法借助走量攤薄成本,天然需要轉嫁更多成本到消費者頭上。消費者一方面不想讓心頭好出村變得大眾化,另一方面又存在價格承受極限,運營方操作不好很容易里外不是人,最終變得相看兩厭。”
“說來說去,”湯佳怡重提先前結論,“最后還不是Hulu、Netflix那樣的頭部模式風險更低、操作性更強?”
Netflix同樣依靠熱門影視劇吸引人氣、收入來源也是收費會員,不過它更喜歡自制節目并掌握版權,曾經推出《紙牌屋》、《黑鏡》等多部大制作精品美劇。
“現在來說確實是這樣,”馬競無奈攤手,“雖然會員收入依舊無法覆蓋版權和流量成本,但是隨著主流用戶付費意愿逐漸增強,或者說主流網民越來越懶得折騰盜版,他們總能看到盈利那一天。至于具體是哪天,這就不好說了。”
肯定了競爭對手的運營模式,他接著話鋒一轉,馬上說道:“不過我們的尾根模式也不是全無機會。長尾效應在視頻方面失效,關鍵在于成本還是不夠低廉。等到人工智能興趣推薦系統、P2P CDN發展成熟,機會還是有的。”
“問題是別人同樣可以使用AI智能推薦還有P2P CDN,甚至因為只需處理少量頭部熱門內容,還能做到更低的成本、更好的效果,你們照樣競爭不過!”
“親!”馬競忽然伸手攬住對方,“加入紅海競爭的因素,回頭再看誰賺誰吃虧?”
不等對方真去添加因素,他就施施然說了起來:“毫無疑問,頭部市場從來都最受重視,也是競爭最激烈的戰場。如果有人可以熬死對手,事實上達成對頭部市場的壟斷,他確實可以享受到低成本的所有優勢。然而現實卻不允許這種文化巨頭出現,其在成本和收益方面的優勢會被充分競爭分薄,這就給了我們這些做尾巴的機會。”
“只是看起來有機會而已,”湯佳怡撇了撇嘴,把話題拉回到一開始的“遺珠計劃”上面,“不說別的,你的采購成本該怎么做?主流視頻網站不愛買二三線冷門劇,還不是因為價錢談不攏?”
十年前,電視劇主要依靠電視臺這一傳統渠道獲取收益,片方對盜版橫行的視頻網站無能為力,但凡有視頻網站上門求購網絡播放權,即便開價不高制片方也可能同意,反正給錢播放總比一聲不吭直接盜版要好。
等到正版化運動逐漸深入,視頻網站成為比肩電視臺的播出渠道,制片方的心態隨之發生變化,影視劇網播權的開價越來越高。他們想要賣高價回本甚至賺錢,視頻網站卻嫌棄片子冷、價格高,不原意出錢購買。再加上正版DVD市場萎縮的厲害,最終竟是全都拖成了線上線下都看不到蹤影的“稀缺禁片”。
“采購成本的問題,其實很好解決,”馬競笑著擺了擺手,“對于這種偏向冷門、創新、個性化的劇集,最適合的處理做法就是收益分成、風險共擔。這次參與合作的電視劇全部簽的是低保底、高分成協議,我們通過‘遺珠計劃’進行整體宣傳推廣,最終能不能成就看各自的造化了。”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