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升三級?-《葬元》
第(3/3)頁
李簽微微一笑,胸有成竹的對高麗王說道:“王上,這首級一定是真?!?
其他幾個大臣也都頷首。
李簽這句話的意思,可不是在闡述一個事實,而是另有深意,語含機鋒。
只是因為大殿內(nèi)外有王后的耳目,他才不能直說。
李簽的意思是,元廷需要找回臉面,盡快平息欽差被殺的風波。也就是,他們需要韓恭的人頭。
哪怕這人頭未必是真的,元廷也不會計較。大元天子,希望韓恭死了。
哪怕韓恭沒死,那也需要他“死了”。
別說極有可能是真了。
首位上一個須發(fā)皆白、年約七旬的老者出班說道:“王上,這首級是真?!?
此人正是首相(僉議中贊)、大將軍金方慶。
其他幾位大臣一起笑道:“自然是真?!?
如來一來,不是真也是真了。
有時候,真假就那么重要么?
王后,畢竟還是一個婦人??!
高麗王心情好了很多,他摸著頭上的小辮子,“慶源郡公,卿侄這次立功不小,你認為,該如何封賞???”
李簽早有成算,而且王上也不會駁回他的意見。
“王上,為國立功,乃分內(nèi)之事,要何封賞?”
和父親同朝為臣的李若愚,聽了這話,心里微微發(fā)酸。他知道,李洛這次絕對要升幾級。
果然,高麗王正色道:“不可。所謂舉賢不避親,卿侄既然有功,安能不賞?如若不賞,有賞寡人之明。”
這時,兵曹一個參議突然出班奏道:“王上,此等軍功,可判為中等,按例該升兩級!”
李若愚看了這同僚一眼,他當然知道此人是父親的班底,他出來,就是替父親說不方便說的話。
對于宰相來說,替子侄謀官,當然不會親自下場,這是吃相。
高麗王笑道:“按功該升兩級么?那好,看在慶源郡公份上,就升三級吧!慶源郡公,卿侄何名?”
李簽道:“不足掛齒,賤名李洛。
清逸文學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