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怪哉啊怪哉…-《葬元》
第(2/3)頁
李洛眼睛一掃,發現張三豐手中的書,竟然是…《連山》!
雖然封面的字是極其古老的大篆,但李洛還是一眼認了出來。
李洛的心不爭氣的猛的跳了一下。當初,一個華人富豪,開價三千萬美元,讓他把《連山》搞到手。
李洛偷偷成立了這個“項目”,花了很大力氣,終于發掘到一點《連山》的線索。線索在韓國,和商朝時的萁子有關。因為,箕子本就是占卜宗師,又是商朝宗室,他極可能有《連山》。
周武王封商朝貴族,箕子被封在朝鮮。那么,很可能朝鮮半島也有《連山》。所以,李洛就來到了韓國,想順著線索找下去……誰知遇到崔秀寧,就來到元朝,終究沒能找到《連山》。
說起來,他算是因為《連山》,才來到元朝。這事,越想越覺得吊詭。
《連山》不但是三易之首,也是華夏三大秘寶之一。是排在《諸世紀》之上的世界第一奇書。《連山》這名字,知道的人不多。可提到《奇門遁甲》,就大名鼎鼎了。
沒錯,《連山》是《奇門遁甲》的源頭。
《連山》在秦朝失傳,據說被始皇帝銷毀,因為此書隱藏的天機太多,祖龍忌憚它有礙后世人主。
李洛這種文物雅盜,用的是“辟邪劍法”,比起學院里的專家學者,路子要野的多。所以,他們知道很多專家學者不知道的野史。
比如有個野史說,《連山》本來秘藏在商都朝歌。有一次被來朝歌覲見的姬昌看到,姬昌天分極高,竟然記下了《連山》部分內容。
姬昌回到封地西岐后,日思夜想,反復研究推演在朝歌記下的部分《連山》,竟然被他搞出來一部《周易》。
然后……本身就是占卜大師的姬昌,根據新鮮出爐的《周易》,推算出殷商將亡。于是,姬昌就秘密練兵,積蓄實力,死前給兒子姬發留下遺命:兵出西岐,取而代之!
這野史是不是夠狗血?你信不?反正李洛是信了。
按照這野史,《連山》和《周易》的關系,就像《葵花寶典》和《辟邪劍譜》的關系。
那么……問題來了。為何只有《辟邪劍譜》的周武王,能打敗擁有《葵花寶典》的商紂王?這沒道理啊,因為練《辟邪》的岳先生,不可能打敗練《葵花》的東方教主。
野史給出了答案。其實很簡單。雖然《連山》在商朝宮中,但以它的深奧,智商平平無奇的人不可能看得懂。而能看懂的箕子,又被紂王關在監獄。
也就是,雖然家里藏著《葵花寶典》,但紂王……硬是沒練過。
還有個解釋,是紂王知道,但商朝氣數已盡,人力難以挽回,所以干脆破罐子破摔,及時享樂,酒池肉林,過足癮再死,不枉為王一場。
這種解釋,也解釋了為何原本英明的紂王,突然就昏庸起來,差不多將江山拱手送給姬發。因為通過《連山》,知道大勢難改,認命了。
這野史還沒完。又說入周以后,周室終于得到《連山》。后來,《連山》又落到秦王手里。再后來,就說被始皇帝毀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