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214章 蒙古保長-《葬元》


    第(2/3)頁

    李洛搖頭,“不然。起碼可讓在下知道千里兄的心意,也讓千里兄知道在下心意。”

    馬致遠聞言,不由大笑。

    此時山風漸大,吹得馬致遠衣袍清揚,大袖飄舉,加上他風姿不俗,相貌俊郎,又腰懸長劍,看上去簡直清逸如仙。

    而更年輕的李洛,反而相形見絀。

    要說長相風姿,李洛并不比馬致遠差。他吃虧在服飾打扮。

    李洛是個極其現實的投機者主義者,體現在服飾上,他現在穿的不是高麗周衣,也不是中原漢服,而是蒙古質孫服。加上辮發圓帽,佩刀不佩劍,這通身的氣質頓時“彪”起來,難有馬致遠那種儒雅飄逸的風度。

    “千里兄,這附近并無驛站,也無市鎮。今晚只能在前面村莊過夜了。”馬千里指著不遠處的村莊。

    那村莊約莫一兩百戶人家,坐落在山下河邊,風景很是宜人,看上起還比較祥和。

    李洛點頭道:“也只能如此了。這村中有沒有蒙古保長?”

    馬千里回答:“這樣的村子,保長必是有的,但未必是蒙古人,色目人也可能。”

    李洛問:“就沒有漢人保長嗎?”

    馬千里搖頭:“南方,還是有不少漢人保長的,北方就少了。至于這齊魯之路,靠近大都,乃是腹里所在,不可能有漢人當保長。別說保長,甲主都當不上。”

    元代,以二十戶為一甲,又叫一村。以百戶為一保,又叫一社。所謂元代村社制度,核心就是保甲。

    村社制度的特點,是“集中居住,集中管理”,不允許百姓隨意在某地自由建造房屋,而是集中在一社,便于甲主(社長)管理監督。

    在中國歷史上,這是從未有過的。

    既然基層組織都有了村社制度和保甲長,那么是不是意味著皇權下鄉、元廷政府對基層的掌控力很強?

    不是。

    相反,元廷中央對底層百姓的掌控,非常松。

    那這不是矛盾嗎?也不是。

    因為,元朝的村社制度,屬于酬功制度,是用來安置蒙古軍和探馬赤軍的退役老兵。

    蒙古帝國征戰幾十年,當年很多立有戰功的士兵年紀一大就要退役,又沒有那么多官位給他們做,就以村社之主的位置安置他們。

    同時也能監視管理漢人。可謂一舉兩得。

    朝廷相當于把村社“分封”給保長甲主,類似業務承包,屬于委托統治。每年的稅糧科差,保長和甲主們負責上繳和征調。只要做到這點,其他的朝廷并不插手。

    保長甲主,擁有很大的自主性,只不過取代了以前的宗族勢力而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