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296章 東征大軍,完了啊…-《葬元》
第(2/3)頁
嗯,應該是在盔甲外面又罩上了布料。羅昱立刻就想明白了。
很快,那高大威武的新式戰船上,就下來一個盔甲更華麗的年輕人。此人下船后來到李洛面前,行禮道:“卑職江南軍千戶鄭和,拜見李帥!”
緊接著又有一群黑甲上繡著云紋的將領,一起下船行禮。
“卑職江南軍千戶顏虎古,拜見李帥!”
“卑職江南軍千戶楊序,拜見李帥!”
“卑職江南千戶江鈞,拜見李帥!”
……
李洛笑道:“免禮免禮。本將并非諸位上官,不必行禮。”
鄭和道:“范大帥令我等務必聽從李帥之命。咱們雖是偏師,卻也要事權統一,所謂蛇無頭不行。”
李洛道:“好,那本帥就當仁不讓了。”
等到唐軍全部下船,李洛立刻升帳軍議。
第一件事,就是將兩只偏師,組建為后衛軍,意為征日大軍的后衛。
然后,臨時任命羅昱為后衛軍水師統領,鄭和為副統領;任命江鈞和楊青雀為左右軍師;任命虎古為騎兵統領,楊序為步軍左統領,光夏為步軍右統領。朱頷和張斂等人也各有職司。
這樣一來,兩軍合一。共有水師七千,騎兵兩千,步軍五千,全軍戰兵一萬四千人。加上水手,一萬六千人。
羅昱看見鄭和等人攜帶了大量的糧食和多余的軍械,猜測上面組建后衛軍的目的,應該是以防萬一。萬一前方主力失敗或者軍需耗盡,后衛軍就能及時支援。
由于李洛隱瞞的沒有破綻,他到現在還以為組建后衛軍是忻都和金方慶等人的意思。
李洛這么隱瞞,也是出于無奈。因為江華水師和寧海水師加起來四五千人,是海戰的主力。可他們又不是李洛的私軍,而是高麗和元廷的官軍。不隱瞞怎么行?
為了隱瞞,李洛很早就和崔秀寧安排軍中社員和骨干給士兵做相關的保密教育,讓每個李家軍的士兵,都守口如瓶。而且相互監督,違反保密軍律的,從重軍法處置。
軍議第二件事,就是李洛借鬼神之事收攬軍心了。
“本帥昨夜做夢,夢見太上老君。老君告訴本帥,十日之內,海上必生颶風,兇險無比,讓本帥暫時停留此島,等颶風之后,才好行動。”
此言一出,李洛的老部下人人神色凝重起來,他們毫不懷疑李洛的話。因為主公受老君護佑的神跡,已經不止一次了,而且每次都應驗了。
這說明主公絕對是有大氣運的人。這次老君再次托夢,必然是真。
可羅昱等人卻很是懷疑。但是羅昱也不好直接質疑,而是委婉的說道:“既然老君托夢給大帥,那大帥要不要將此事匯報給忻都大帥?”
李洛搖頭道:“一個夢而已,本帥怎敢當真?軍國大事豈能兒戲?倘若本帥將此夢鄭重其事的上報,輕則惹人恥笑,重則動搖軍心。必定受到責罰。”
羅昱等人想想也是。這個怪夢他們尚且不信,何況那些高高在上,剛愎自用的蒙古官人?沒的自找沒趣,甚至自找麻煩。李洛倘若真要上報,他們反而要勸止了。
李洛又道:“不過,橫豎我后衛軍如今無事,不如就呆在此島,訓練軍士。總之,前線一旦有事,我等火速增援就是了。”
羅昱等人紛紛領命。就是兩千多匹戰馬,也上了屋久島,開展騎兵訓練。
李洛一日都不想讓兵馬歇著。
當然,李洛夢見老君托夢的事,又傳遍全軍,連高麗水兵都知道了。
…………
李洛躲在在屋久島秘密訓練兵馬,北九州的元軍和日軍,卻難得的安靜了幾天。
上次血戰之后,忻都也知道了日軍援軍到來,也領教過日軍的頑強。他知道,硬攻北九州,多半打不下來,還要折損許多兵馬。再這么拼下去,人馬再多也吃不消。
終于,頑固的忻都接受了金方慶和范文虎等人的意見,放棄北九州,改為攻打南九州。
雖然南九州離大宰府很遠,但只要能登陸,忻都完全有信心從南到北一直推到大宰府,橫豎多廢些時日罷了。
大宰府的日軍統帥部,也密切關注元軍動向。上一次的血戰,也狠狠打痛了日軍。尤其是三千具裝重騎的損失,讓宇都宮貞綱差點和少貳經資翻臉。
這可是神國一半的具裝重騎兵啊,就這么被少貳經資葬送了,身為騎兵總大將的宇都宮貞綱,如何不惱怒,不心疼?
幸好,被北條時宗任命為鎮西大將軍的北條實政,七月二十日終于來到九州。
鎮西大將軍是名義上的最高抗元統帥。但北條實政到大宰府之后,并沒有接過少貳經資的指揮權。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代表朝廷和幕府給日軍打氣,然后調和少貳經資和宇都宮貞綱的緊張關系。
但是,北條實政并沒有帶來新的援軍。雖然在本州有十幾萬日軍還在召集中,但幕府并沒有決定馬上投入到九州戰場。
為何?
第一是因為本州也需要大力防守,誰知道元寇不會舍棄九州,轉而攻打本州呢?所以,本州必須要有精兵鎮守。
第二,更重要的是,一旦十幾萬本州日軍開拔,就會耗費海量的錢糧物資,幕府的財政就會虧空,北條時宗當然會顧慮重重。
所以,不到必要之時,幕府的第二批援軍,是不會來九州的。一來就是花錢如流水啊。
北條時宗的如意算盤,是九州最好憑著目前的兵馬,完成抵御元寇的重任。實在抵御不了,他才會大出血,派遣第二批援軍。
北九州的軍情,每天都會匯報給本州幕府的北條時宗。北條時宗判斷,雖然九州前線戰死了很多武士,仗打的很苦,但暫時元寇還無法得逞,而且屢經挫敗,士氣必定下降,應該不足為慮。
憑借九州現有兵力,多半能守住。那么,不顧血本的再度派遣大量援軍,就沒有必要了。
就算維持如今的盤面,幕府的財政也很吃緊。戰后的賬,尤其是給參戰武士的承諾,都未必能兌現啊。
七月二十七日,無法占便宜的元軍,在經過修整之后,離開1岐島,開向南九州。
日軍得知元軍南下,立刻判斷出元軍的意圖。少貳經資一邊傳令竹岐季長的海盜聯軍騷擾遲滯元軍南下的步伐,一邊親自率領九萬大軍(含水軍),南下防守薩摩。
事實上,元軍其實有一個很高明的戰術,一直是少貳經資擔心的。就是元軍主力不斷南下,北上,再南下,再北上,這樣能讓日軍疲于奔命,活活把日軍累死。
因為,元軍無論南下還是北上,都是靠船,靠的是風帆之力。可是日軍主力在陸地上北上南下,靠的卻是人力和馬力。
這樣一來,元軍耗得只是時間,而日軍耗得就是體力了。如此反復幾次,日軍必敗無疑。而且,日軍主力不配合都不行。不然,元軍到了南九州,而日軍主力還在北九州,那不就真讓元軍從容登陸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