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341、342節(jié) 九州島的太上皇-《葬元》


    第(2/3)頁

    所以,李洛也比較客氣。

    “大師勿慮。本帥此來,只想借玉造湯一用,別無所圖。”

    玄真禪師心頭一松,“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施主這邊請吧。”

    玉造湯雖然是皇家溫湯,可現(xiàn)在哪里還顧得上這些?這元寇大將明言只用玉造湯,已經(jīng)是菩薩保佑了。

    玉造寺當然也是一座煌煌大寺,但李洛無心觀賞,他隨著玄真禪師來到后山,果然看到一片別致精美的草廬,與山水相融,渾然一體,一塊長滿苔癬的大青石立在那里,上面刻著三個篆體漢字:玉造湯。

    “施主,玉造湯就在這片草宮之內(nèi),得天地之靈,鐘毓神奇,乃一方造化也。”玄真禪師有心討好的主動介紹道。

    “玉造湯長達半里,源頭即在玉造山,源尾直通玉湯川。玉造湯共分三等,青池在最上游,乃是一等,坐池觀山,水氣蒸騰,如仙境也。為皇室所用。”

    “白池在中游,乃是二等。為公卿所用。黃池在下游,乃是三等,武家所用。”

    李洛聽了玄真的介紹,道聲謝,就帶著數(shù)百親兵進入。其他兵馬,就守在附近。

    沿著鵝卵石小路,穿行在別致精巧的草宮中,不一時來到山腳下,那里霧氣氤氳,耳聽到泉水淙淙,顯然就是玉造湯青池所在。

    過去一看,熱氣撲面而來,頓時驅(qū)散了周圍的寒氣,就連積雪,傍邊也沒有。

    活水溫泉從山腹涌出,匯聚在青石修建的池子里,向下游緩緩流淌。池子寬度不過三丈,但極得自然之妙諦。

    由于此處地熱,池邊兩岸的百花竟然常開不敗,姹紫嫣紅,綠葉幽幽,襯映著水光山色,以及眼前的漫天大雪,極富奇特的詩情畫意。

    池邊一座草廬,是寬衣之所。

    李洛試試水溫,甫一接觸,感覺水溫在四十度左右。可是很快,水溫下降,似乎只有三十來度,再又將至十幾度,然后水溫又漲到三十度,四十度。

    短短半分鐘不到,水溫竟然數(shù)度變化!

    難怪玄真說玉造湯神奇,果然神奇啊。這種享受,后世多少錢也難以享受了吧?

    再試試水深,只有一米多,池中還有石鯉魚,石龜可供坐臥,甚至還有對弈的石臺棋盤。這還不止,青池壁上,竟然開鑿出一個個石龕,石龕中放置著銅燈臺、竹簡書籍、青瓷酒器、筆墨紙硯、琴瑟琵琶等物。

    李洛看的很無語,天皇一家人,還真是會享受啊。

    李洛寬衣解帶,和幾個親衛(wèi)脫得精光,頂著雪花下池,頓時人人舒爽的渾身毛孔都張開了。

    “爽快,真是爽快!”顏隼等親衛(wèi)哪里見識過這種享受,立刻大驚小怪起來。

    能不爽快么?你想想,頭頂上都是大雪紛飛,可是人卻露天泡在泉水里,一點都不冷不說,還能欣賞山水花木。

    這是那種人與天地自然和諧交融的感覺。這樣的話顏隼等人當然說不出來,但他們卻能切身體會到這種自由舒暢。

    李洛也真是服了。倘若溫泉是恒溫,那么不用太久就會膩味,不想泡了。可偏偏水溫是變化的,而且是活水,那種舒適度,簡直無法用語言形容。

    雪花飄到氤氳的水氣上,成為清涼的水滴落下,無影無蹤。李洛踩著池底溫柔的鵝卵石,來到一側(cè)的石壁前,翻看一冊竹簡。

    竹簡上的字不是刀刻的,而是毛筆寫的,字跡娟秀稚嫩,似乎出自女子之手。再看內(nèi)容,必是女子無疑了。詩曰:

    “漠漠春分瀟瀟雨,幽幽三月靜靜花。請君尋塋南阡陌,野草荒處是我家。”

    后面還有很多首,但李洛看了一首就不想再看。因為這詩,顯然是少女的凄涼之作,詩意陰森不詳,看了心里不舒適。

    李洛看了下詩人落款,是“姈子”。

    這個青池,只有天皇家族的人能用。那么這個姈子,不是公主就是后妃了。

    看日期,是“弘安四年三月”,也就是今年春天。

    嗯,今年三月,一個叫姈子的女子,到青池洗浴,然后傷春悲秋,寫了這首鬼氣森森的不祥之詩。這個姈子,應該在俘虜隊伍里面。

    李洛放下竹簡,繼續(xù)泡溫泉,足足半個時辰,才心滿意足的爬起來。

    然后李洛下令,想泡溫泉的,都可以下去泡泡。

    由于天色已晚,李洛沒有離開玉造寺,而是霸道的要求住上一宿,甚至很過分的提出要吃宍湖蜆貝。

    宍湖就在附近,由于是半咸半淡湖,出產(chǎn)的蜆貝極其鮮美。而宍湖的湖主,就是玉造寺。

    玄真禪師不敢怠慢,只得吩咐沙彌們冒著大雪,去數(shù)里外的宍湖破冰捉蜆貝,供李大將軍享用。

    至于殺生…那還重要么?

    元寇大將要吃,如之奈何啊。

    晚上,李洛美美吃了一頓烤蜆貝。地道的宍湖蜆貝,后世已經(jīng)很難吃到了,幾乎是人工飼養(yǎng)的。所以李洛一邊吃一邊遺憾,小警花吃不到啊。

    可是因為給李洛捉蜆貝,湖上破冰時,一個和尚落入湖中,差點凍死。事情傳到李洛耳中,李洛夸了聲“好和尚”,賞了那和尚一貫銅錢。

    第二天,瘋夠了的李洛,就帶著隊伍慢慢原路返回。臘月六日,李洛再次來到秋鹿海岸,將戰(zhàn)利品裝船。

    可是一回到岸邊,在水師任職的韓韶就稟報,海上捉到幾個日國人,經(jīng)過審訊,原來是幕府派往大都的求和使臣。

    幕府使臣也夠倒霉的,他們想不到這里竟然還有元寇水師。被俘獲后,幾人連稱是去大都議和的,希望能護送去大都。

    “呵呵,北條時宗終于要主動求和了么?”李洛毫不意外。

    “主公,這幾個幕府的求和使臣,該如何處置?”韓韶請示。

    李洛漠然說道:“殺了吧。”

    他怎么可能放任幕府求和?他當然希望元日雙方繼續(xù)打下去,不打個一年半載,就是對不起他李洛。

    “諾!”韓韶笑著領(lǐng)命,去斬殺幾個日國使臣。

    北條時宗不知道,自己派出的求和使臣,還沒見到忽必烈的面,就被李洛殺了。

    …………

    臘月初六,李洛請旨回國獻俘的奏請,終于到了忽必烈案頭。

    大明殿上,忽必烈再次開懷大笑。

    “李洛果然沒讓朕失望。他像猛虎那樣殺到日國的京城,用長生天的名義,讓日國君臣品嘗到臣服的滋味。嗯,就將李洛的爵位提一級,讓他做那郡公去。”忽必烈對著滿朝文武說道。

    安童等人出列,數(shù)百大臣一起磕頭,黑壓壓的跪了一地,“奴才恭賀大汗,俘虜日國君臣!”

    “都平了身子吧,地上怪冷的。”忽必烈笑道,“我們蒙古人,要的就是普天之下莫有不服。執(zhí)敵國之君長,問罪于御前,可是太祖成吉思汗最喜歡的事。嗯,朕也喜歡。”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