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389、390節 李洛稱公…全軍大演-《葬元》


    第(1/3)頁

    文天祥一歸唐,寸功未立,就被任命為軍師府太尉,位同上卿,眾人卻毫不意外。

    因為他的資格名望擺在這里,沒人能不服氣。

    如今的唐軍,已有十萬水陸兵馬,卻沒有一個最高管理機關。是時候設立這個機構了。

    因為深知文天祥的為人,所以李洛很放心的讓他當太尉。沒有野心,又有才能,又有資格名望,太合適了。

    李洛新設立的軍師府,掌管最高軍令,戰略研究,后勤統籌,文武協調。類似于宋元的樞密院,但沒有樞密院權重,更像是滿清的軍機處。

    因為,在李洛的設想中,軍師府的四大太尉,本質上是他的軍政顧問,并沒有太大的決策之權。而宋元的樞密院,具有很大的決策權。

    未來的軍師府,將有四個太尉,八個軍師祭酒,十二個軍事中郎將,共二十四人。組成大唐最高軍令軍政機關。

    設立軍師府,那兵曹(兵部)干什么呢?兵曹主要是掌管軍隊人事權,軍費預算度支,征募新兵,退役安置,武士和軍銜授予,武廟祭祀等。

    而統兵將領就只管練兵和打仗,執行戰術目標。

    李洛又道:“寡人再分華夏武士為三等,對應文人三等功名。銳士、校尉、中尉、都尉軍銜為下武士。參軍、都統、司馬軍銜為上武士。參將、郎將、都督、上將軍這四等軍銜,為大武士。”

    “下武士唐刀刀鞘染黑漆,上武士刀鞘染藍漆,大武士刀鞘染紅漆。亂用顏色者,罰之。”

    “授予文天祥上將軍之銜,大武士。”

    這就是李洛的陰險之處了。文天祥明明是個大文人,李洛一句話就把他變成了大武士,上將軍。那么,文天祥要想站在文官集團的一方抑制武將,就不得其便了。

    畢竟,屁股決定腦袋。比如明末孫傳庭等人,明明是文官進士出身,最后卻站在武將的立場。

    另外,還可借助文天祥的新身份,引導文人尚武,推廣武士精神,提高武人社會地位。

    那么文天祥有沒有資格獲得大武士的身份呢?有。

    因為文天祥統兵數年,多次和元軍戰斗,具有率軍打仗的經歷,指揮才能不差,戰略眼光高明。第二,文天祥為了抗元,也練習過弓馬刀槍,并不是手無縛雞之力之人。

    唐國武士道德要求的忠、勇、義、智、信,他都具備,當然有當大武士的資格。

    什么?上將軍,大武士?

    文天祥這次真的是遲疑了。軍師府太尉,他能猜到類似樞密使。可這大武士…一聽就是純粹的武人啊。

    雖然他知兵事,也敢持刀上陣,可文天祥從未把自己當成武將。文天祥很想拒絕,但看到李洛興致頗高,也不好初來乍到就當著文武百官的面拒絕。

    這個中年帥叔只好頗為無奈的拱手道:“臣,謝君上信重,敢不從命。”

    文天祥不是魏征那樣的人。當年他多次上書宋廷,被置之不理,或被否決,他也并未苦諫。

    李洛見到文天祥終于不情不愿的答應,心中也有點得意。

    崔秀寧心想,這男人現在還真越來越像個君主的樣子了,不白撿啊。

    李洛走下位子,背著手在大殿中一邊踱步一邊說道:“昔年,黃帝征蚩尤,高陽征九黎,秦漢征匈奴,隋唐征禿覺,無不是以強擊弱,興堂堂之師。”

    “他日,我唐恢復中原,征討蒙元,則是以弱小擊強梁,以一隅敵全國,其中兇險,不問可知。是以,千事萬事,首重軍事。”

    “軍事有三大要務。一是強軍練兵;二是軍械錢糧;三是尚武之風。這三大要務辦好,我唐就勝了一半。至于中原民心,則天然在我,盼漢家義師如盼甘霖,如此一來,則興復有望。”

    李洛的意思很明確,就是所有文官,都要配合軍事,圍繞軍事展開工作,一切為戰爭準備。

    林必舉很知機的出來說道:“請君上寬心,臣等必定廣集糧草,趕造軍器,購買戰馬,激勵民心,以為天下戰!”

    負責練兵的都烈也站出來說道:“君上放心,臣等必定日日操練軍馬,演練戰陣,將我唐軍練成天下精銳!”

    “好好!”李洛朗聲四顧,“如此,寡人無憂矣。”

    這男人表演完,再次回到位子上,看著大殿角落里的一個日人樂師,喊道:“柳生和也!”

    那日國樂師身子一顫,趕緊蹀躞這步子上前,恭敬無比的跪伏下來,“柳生和也,拜見殿下!”

    他心中很是忐忑,以為是之前的樂舞編排的不好,惹怒了唐君殿下。

    誰知李洛笑道:“你編排的唐樂,甚好,寡人滿意的緊。你不愧是京都雅樂寮的寮首。自今日起恢復太樂署,隸屬禮曹,任命你為太樂署令,授七品銜。”

    柳生和也心中激動,聲音顫抖的拜謝道:“微臣柳生和也,謝過殿下恩德!”

    李洛道:“以后,你就姓柳,嗯,就叫柳生和罷。”

    柳生和也再次叩頭:“諾!柳生和謝殿下賜名!”

    同樣參加酒宴的姈子公主,不禁心中苦笑。她變成了徐姈,而柳生和也,如今也變成柳生和了。

    算了吧,反正日國已被元軍所占,日國已經亡國了,再想這些還有什么意義呢?

    她,又能改變什么呢?

    她這段日子一直在研讀道經,很感興趣。等到忠武神宮修好,她想求求崔秀寧,封她一個女道官,也不失是一個好的出路。

    酒宴要快結束時,崔秀寧命人搬來早就準備好的月餅,分發給眾人。月餅雖然周代就出現,但此時中秋吃月餅的風俗還未普及。

    崔秀寧道:“今后,我唐中秋必吃月餅。自明年起,除了打仗,一年九節皆休沐。”

    “謝夫人賞賜!”文物官員分到月餅都很高興。

    崔牧出來說道:“君上,如今我唐已有人口七十余萬,水陸大軍十萬。臣懇請君上稱公!”

    林必舉好龔侃等人也一起附和道:“請君上稱公!”

    楊序等武將們當然不會落下,都紛紛站起來,“請君上稱公!”

    稱公?李洛并不意外,他早得到特察局的情報,說文武們私下商量勸進,說君上稱王肯定是不答應的,可稱公,就很可能答應。

    那么,李洛準備答應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