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436節 叢林剿殺…越人相殘-《葬元》
第(2/3)頁
元軍進入叢林后,在叢林中最脆弱的騎兵威風不在,李洛自己,也被三千土司蠻兵保護著前進。
一旦進入叢林,原本兇悍的元軍騎兵就抓瞎了。蒙古軍和探馬赤軍無不變得猶疑起來,而之前并不起眼的土司蠻兵和越奸軍,反而仍然生龍活虎。
此時如果越奸軍作亂,就是一個大麻煩。幸虧李洛近期采取了一系列手段,越奸軍想作亂也難。
新越軍萬戶、降將吳厄率一萬人馬走在最前面,他一邊趕路一邊大聲說道:“大家小心陳軍襲擊,都仔細了!等推翻殘暴不仁的陳家朝廷,大伙兒就都有好處,最差也能分享王候們的田地!”
陳家朝廷殘暴不仁?
這就是扯淡了。
陳太宗才死幾年,在安南歷史上是著名的明君。
此人很有作為,他兒子陳晃,干的也不錯。說他們殘暴不仁,只不過是越奸的借口罷了。
“正是如此!大伙兒既然剃了發,那就是大元天兵,可要好好做軍,總有那份好處到手!”另一個降將也附和著說道。
因為天氣炎熱,吳厄脫了頭盔,撫摸著頭頂刮得光光的頭皮,呵呵笑道:“還真別說,這一剃發,當真涼快的緊。雖說難看了些,倒不是全無好處。”
“可不是么,不然怎么說綰發束巾,亡國陋規,髡頭辮發,大元雅政呢。將軍,也不知為何,自從剃發留辮,屬下似乎覺得更勇武無畏了些。”
兩人說的這些話,當然是給安插在新越軍中的監軍聽的。但這些話,其實還真是他們的心里話。
人一旦背叛了自己的家國,那無恥程度就沒有底線了,不用別人教唆,他們就會給自己找一大堆借口。
叢林地帶的地勢起伏其實比較平緩,并不是崇山峻嶺,有些地方甚至是平地。可是由于植被極其茂盛,林中藤蘿密布,樹木遮天,腐葉如泥,大軍行動非常困難。
幾乎是一邊開路一邊行軍。
林中的山蚊子,花花綠綠,密密麻麻的飛。就是早就見怪不怪的土司蠻兵和越奸軍,也很是頭疼。
好在人多,每個人“分到”的蚊子就不多了。
各種各樣的蛇,掛在樹上,盤在草里,有的地方甚至一團一團的。指頭大的螞蟻,筷子長的紅蜈蚣,一窩一窩的。
這一切,看的彪悍的蒙古大兵直起雞皮疙瘩。這些來自北國的男人們,心里真是有點虛了。
可土司蠻兵的做法,就完全不同。
很多蠻兵直接抓起蛇,破開蛇腹,血淋淋的取出蛇膽吞服。甚至咬斷蛇頭喝血,剝掉蛇皮塞進嘴里大肆咀嚼。
還有不少蠻兵一邊行軍一邊捉蜈蚣,穿在一起帶著走,據說是要烤著吃。
這一切,不但讓蒙古大兵看的頭皮發麻,就是越奸軍,也自愧不如。
說到叢林作戰,最厲害的肯定不是漢人后裔的安南兵,而是西南土司蠻兵。
要知道,很多蠻兵的食物,就是蛇蟲。世世代代生活在濕熱的山區,他們的腸胃不比野豬差多少了。
“真乃山林之虎!”李洛忍不住對土司儂郎恐說道。
儂郎恐雖然有些自得,可也有些慚愧。作為蠻人貴族,他自己是無法像他麾下蠻兵那么生冷不忌的,就說蜈蚣,他無論如何也咽不下去。
土司雖然是蠻族君長,可因為養尊處優,和苦哈哈的蠻人百姓,完全不是一類人了。
看到土司蠻兵的表現,李洛不禁更有信心。
林中的飛禽走獸,早就被嚇得遠遠逃開。一條海碗粗細的大蟒蛇,因為逃的稍慢,立刻被蠻兵斬殺。
很快,一顆雞蛋大的蛇膽,送到李洛面前。
儂郎恐笑道:“大將軍,這么大的蛇膽并不多見,兒郎們敬仰大將軍,要將這蛇膽獻給大將軍呢。”
李洛道:“那就謝過兒郎們了。”他毫不客氣的讓親衛接過沉甸甸的蛇膽,然后大方的賞賜了幾個蠻兵。
這么大的蛇膽雖然是好東西,但李洛其實并不稀罕。因為海東大山也有不少大蟒蛇。
入林半天后,忽然前面的隊伍停了下來。
原來,全面遇到了一片沼澤區。沼澤區有幾十里寬,繞行的話起碼要多花兩天功夫,只能趟過去。
而且,就算繞過去,也會遇見其他沼澤。
“大將軍,前面是沼澤川,里面有很多惡蛟(鱷魚),不過殺之不難。泥潭并不太深,只到胸口,倒是能趟過去,但就是太臟了。”吳厄前來匯報道。
李洛知道沼澤躲不過去的,但要忍受著骯臟惡臭的沼泥趟過去,他可受不了。誰知道里面有沒有腐肉啊,朽骨啊等等,想想就惡心。
“吳將軍,伐木填出一條路吧,大軍不能從泥潭中趟過去。”李洛下令。
這樣雖然會耽誤半天時間,卻是最穩妥的。
“諾…喳!末將領命!”吳厄道,“大將軍,沼澤川對面叢林中,必定有陳軍防衛,他們人數不會太多,但地形對我不利,還請大將軍留意。”
李洛點頭道:“將軍所言,本帥具知。去吧!”
“喳!”
很快,數萬越奸軍就一起伐木,然后將木頭扔進泥潭。
泥潭中到處翻滾不已,一只只半丈多長的惡蛟(鱷魚),從泥潭中爬出,探出猙獰的頭顱,然后驚慌失措的蹬著泥水逃竄,帶起一股股腐朽至極、中人欲嘔的惡臭。
越奸軍見怪不怪,也懶得去斬殺這些惡蛟,只管投木填路。
“大將軍,我軍要是兩日之內不能穿越叢林,軍中必然生病。”儂郎恐道,他指指蒙古和探馬赤軍,“尤其是北軍勇士,只怕吃不消了。”
李洛轉頭一看,只見蒙古大兵們都是滿頭大汗,就是一向意氣風發的也速迭兒,此時也沉默寡言。
這才入林半天,蒙古軍隊就這副樣子,要是兩天內出不了林子,他們會是什么狀態?
按照距離來算,哪怕一天在林中只走三十里,兩天也能出去。但倘若遇到越軍強力阻擊,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好在越軍不知元軍事先選擇哪個方向進軍,越軍兵力都分散在整個洪安防區,元軍在進軍沿線區域具有局部兵力優勢。
這也是防守一方的悲哀。你防守兵力再多,奈何不知道攻擊方從哪里突破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