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477、478節 唐軍出征…龍歸大海!-《葬元》


    第(3/3)頁

    什么是瞞天過海?什么是扮豬吃虎?什么是大奸似忠?

    李洛就是了。

    藏于九地,動于九天啊。

    信使得知唐軍來襲,也呆住了。欽差的命令是調動江浙水師攔截李洛。

    可是,如今江浙水師覆沒,還如何封鎖江口,攔截李洛?

    眼下封鎖江口的,是偽唐賊軍!

    …………

    四月十三日,已經過了鎮江府的李洛,終于遇見了大張旗鼓的唐軍鎖江艦隊。

    在見到唐軍浴火鳳凰戰旗的剎那間,李洛一直懸著的心終于落了下來。

    妥了。

    女人果然沒有讓他失望。

    親衛們看到唐軍戰船,頓時歡聲雷動!

    而統帥鎖江艦隊的韓韶,見到李洛的官船也大大松了一口氣。

    君上安然無恙!

    兩支船隊會師,韓韶第一時間來到李洛官船上,鄭重下拜道:“臣韓韶,拜見君上!君上安然無恙,實乃我唐之大幸也!”

    “起來。”李洛神色淡定的扶起韓韶,“大軍可是在長江口?是夫人統兵么?”

    韓韶道:“君上真是神機妙算,我唐大軍正在長江口,已滅江浙水師!夫人正在松江海域等候君上!”

    李洛點點頭,笑道:“好!寡人無憂矣!韓韶,元軍長江水師已經追來,我身邊再撥出兩千水師給你,滅了他們,封鎖長江!”

    “諾!”韓韶領命道。

    此時李洛身邊已經收攏了三千水師,他撥出兩千給韓韶,自己率領一千人繼續南下。

    韓韶本來就有一萬精兵,得到兩千人之后,艦隊達到一萬兩千之多。

    而后面追趕的元軍長江水師殘部,只有五千來人。

    一天后,韓韶的鎖江艦隊和追擊李洛的元軍水師相遇,唐元兩軍終于在長江上爆發了第一次大戰。

    人多勢眾,船好兵精的鎖江艦隊,僅僅用了一個多時辰,就大敗元軍長江水師,追擊數十里。元軍戰死千余人,其余的三千余人全部繳械投降。

    經此一戰,元廷長江水師幾乎蕩然無存,而長江的控制權,也落到唐軍手里。

    四月十四,李洛終于出了長江口,來到松江外海。

    一眼望去,唐軍戰船白帆如云,氣勢雄渾。李洛見狀,忍不住仰天大笑。

    我李洛,終于龍歸大海了。

    忽必烈大叔,你等著吧,咱這就開始了。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李洛的官船一出現,唐軍頓時爆發出驚天動地的吶喊,人人喜形于色。

    “是君上!”

    “君上回來了!老君保佑!”

    “轟轟!”風帆戰列艦也鳴炮祝賀。

    崔秀寧看著不遠處官船上那道熟悉的俊逸身影,忍不住熱淚盈眶,繃緊了多日的精神,終于放松下來。

    時隔三個月,這逃犯終于安然回來了。

    她驚喜之余,不禁有些后怕。要不是決定水師先動,會是什么后果?李洛多半會被江浙水師堵住。

    那就完了。

    等到李洛的官船靠近,各船上的唐軍將士紛紛在甲板上下拜,吶喊震動海天,場面很是壯觀。

    在海邊監視唐軍動靜的元廷官員,看到這一幕,都是驚的目瞪口呆。

    再也沒錯了,李洛就是…偽唐之主!

    李洛在將士們的歡呼中回到長安號,見到身穿紅甲、英姿颯爽的崔秀寧,滿心都是柔柔的溫暖。

    “妾身恭迎君上回歸!”因為眾目睽睽之下,崔秀寧也只能遵守禮儀。

    “夫人辛苦了!”李洛很想狠狠擁抱崔秀寧,但現在也只能遵守禮儀,拉著崔秀寧的手,行攜手禮。

    當然,他還是不著痕跡的在女人手里撓了一下。

    “臣文天祥,恭迎君上!”

    “臣林必舉,恭迎君上!”

    文天祥等文武大臣也下拜行禮。其他各船的將領,也趕到長安號參見李洛問安。

    “諸卿辛苦了!都起來吧。”李洛笑呵呵的說道,很是欣慰。

    所謂軍情如火,李洛也不耽誤,一回到軍中,就升帳議事。

    其實也沒有什么好商量的了。軍略政略早就訂好,而且很細化,情報也都有,直接執行就是了。

    可以說,所有的準備都已經就緒,只等李洛一聲令下。

    “傳令!明日寡人親率六萬兵馬南下杭州灣,入錢塘江攻打臨安!”

    “文先生,你統帥四萬陸師,為北路軍,入長江攻打集慶!”

    “陳淑楨,你統帥四萬陸師,為南路軍,南下攻打慶元!”

    李洛下達了軍令,在再將十四萬陸師兵力做了詳細的分配。

    此時的臨安,是江浙行省的大本營,也是南宋舊都,政治地位高于集慶,也是元軍重兵守衛的城池,所以李洛必須親自率軍攻打。

    文天祥作為北路軍統帥很正常,他本來就帶過幾年兵,軍略也出眾,而且名望很高。

    可為何把南路交給陳淑楨(許夫人)這個女將?

    因為陳淑楨是除了李洛和文天祥之外,唯一統帥過幾萬大軍,和元軍周旋數年的將領。

    她的統兵經歷,足以擔當。

    而即便是都烈,最多也只統帥過幾千兵馬。而且都烈和烏圖都是勇猛有余,謀略不足。

    至于楊序等人,就更是沒有統帥幾萬大軍打仗的經驗了,他們還需要磨練。

    耶律忠節等人,一來是降將,二來也只統帥騎兵,也不適合。

    其實,義父顏鐸既有資格也有能力。問題是他年事已老,不可能再讓他出馬。

    那就只有許夫人這個女將了。

    而且文天祥和許夫人,足夠忠心可靠。

    為何要兵分三路?因為只有分兵,才能在元軍反應過來之前,控制江浙幾處要地,用最短的時間擴大戰果。

    李洛當下授許夫人為慶元節度使,授文天祥為集慶節度使。集慶軍節度使不但負責拿下集慶(南京),還要負責攻略后世的蘇南地區。

    而慶元路節度使不但負責拿下慶元(寧波),還要攻略浙東。

    為了控制地方,隨行的還有大量海東抽調的優秀官吏。

    這些官吏很多都是鄉村級別官吏,隨軍攻打中原,就是充任恢復區的地方官。

    海東一個鄉官,就要當州府官員。一個村官,就要充任縣官。

    就是這么任性!

    他們要負責主政地方,輔助唐軍治理百姓,招兵買馬,轉運糧草。

    議論完軍略布局,就差一道“討元檄文”了。

    雖然唐軍已經打了兩場水戰,但其實并不算正式起兵。

    發布檄文,登陸作戰,才代表唐軍正式起兵反元!

    李洛和文天祥斟酌了一會兒,終于搗鼓出一篇滿意的討元檄文。

    ps:今天好累,就到這了,朋友們晚安!月底了,求支持啊。榜單啊,還有票的青投票哦,當然,如果月底能雙倍,也可以等到雙倍再投!蟹蟹支持!大家可以書評留痕,歡迎長評鼓勵,探討劇情,蟹蟹!

    清逸文學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