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馬宣禮笑道:“好教陛下知道,應貴國光明公主求援,唐公已經親率大軍十幾萬,眼下應該過江到了監利,特來解江陵之圍。” 真來了!原來是大佛女辛苦主動去求援了……功不可沒啊! 蕭隱恨不得再次大笑,無比得意自己封了辛苦為光明公主。首陽道人等臣子也很是激動。 “還有,我唐大軍已經大敗張弘范,殲滅韃子二十萬,張弘范本人被押到臨安,不日就要凌遲處死。。”馬宣禮再次拋出一個驚人的消息。 什么? 蕭梁君臣又驚又喜,張弘范被擒?那豈不是說,局勢要好轉了? 更讓他們震驚的是,唐軍竟然能滅了張弘范!雖說二十萬大軍肯定夸大了,但十多萬肯定有的。 看來李洛的唐軍,很強! 而高朗等人聞此大捷,更是激動不已。 我唐大勝了! “好好!唐公真是天下豪杰,漢家英雄!”就連蕭隱,嫉妒之余也由衷的佩服。 他萬萬想不到,李洛以元廷封疆大吏起兵造反,更想不到李洛如此威勢。 卻聽馬宣禮道:“我家君上感念陛下矢志抗元,為了攜手恢復漢家江山,特借貴國軍糧三十萬石,長槍三萬桿,盔甲萬領…物資已在江邊船上!” 蕭隱聞言,再也忍不住的站起來,“唐公大義,朕感念無極!請貴使轉告唐公,后日,朕將親率大軍東征,于唐公夾擊忽都帖木兒!” 很快,唐國公李洛親率大軍十幾萬來援,唐國還援助了糧食軍器的消息就傳遍整個江陵城。 全城二十多萬軍民,全部沸騰了。不知道多少百姓祈禱上蒼,感謝唐公李洛。李洛之名頓時婦孺皆知。 梁軍軍心大振,士氣急遽恢復。蕭隱派人在江邊取回唐國援助的糧食軍器,立刻整飭兵馬,招募青壯,并大饗士卒。 隨后,蕭隱下詔,后日親征! ………… 忽都帖木兒的大軍,此時距離江陵城已經百里開外。 他原本意氣風發的大餅臉,也多了幾分憂慮和凝重。 眼看江陵城很快就能攻下,他卻不得不退兵。 因為他得到消息,張弘范和李洛在梅嶺大戰,全軍覆沒!就是張弘范本人,也被擒送臨安。而且李洛滅了張弘范后,立刻西進,此時已經到了監利! 叛軍……勢大! 他如果不撤軍,那么等到叛軍來到江陵,他就會受到蕭隱賊軍和叛軍的夾擊,兩軍合力之下,他多半會輸。 那么,就只有離開江陵,先對付李洛。等到解決李洛,再掉過頭解決蕭隱。 對于蕭隱,忽都帖木兒有十足的自信。就算蕭隱得到喘息機會,甚至恢復實力,他仍然有完全的把握滅掉對方。 可是對于李洛…他沒有把握! 李洛是誰?那是曾經征日滅越的大元名將,而且起兵之后氣勢如虹,先后滅掉高興,完哲都,張弘范,席卷東南,如狼似虎。 這樣的人,他實在心里沒底。 本來,按照軍略,他和張弘范在分別解決趙良鈐和蕭隱之后,再會師東南,一起剿殺叛軍。 可是如今,張弘范已經全軍覆沒。只剩下他十幾萬兵馬。 至于四川行省,云南行省的兵馬,要調動起來攻打東南,起碼還需要一個月,根本緩不濟急。 事實上,忽都帖木兒早在十天前就接到大都來的圣旨,讓他放棄攻打蕭隱,先去東南對付李洛。 可他眼看江陵城快要被攻下,不甘心前功盡棄,就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為名義,沒有立刻奉旨撤軍,而是多留了十天。 想不到啊,最終江陵沒有打下來,卻還是要撤。 大達立等元軍諸將的臉色都不好看,他們也想不到李洛這么快就滅了張弘范。而且即將面對李洛這個曾經的上官,也讓他們感到別扭。 李洛當湖廣平章時,被忽都帖木兒架空。他們還以為是李洛無能,現在回想起來,哪里是李洛無能?壓根就是他處心積慮謀反,完全不在意湖廣平章的權柄了。 估計那時,李洛指不定在心里怎么笑話他們。 笑話他們…白癡。 臉色最難看的是隨軍的陳益稷。 這個曾經貴為安南親王的男人,簡直是欲哭無淚。 大越沒了,他被封了勞什子的交州王,只給了個鄂州總管的官職。李洛當平章時,本來想抱著李洛大腿。誰知李洛被副手“架空”,他又趕緊改頭換面,投靠了二把手忽都帖木兒。 可這才成忽都帖木兒一黨不久,李洛竟然造反了! 造反也就罷了,大不了鎮壓掉。他很樂意看到李洛被鎮壓。 可誰成想,李洛竟然如此厲害,不但吞下了整個江南,還屢次大敗元軍,兵鋒無人可當。 而且李洛還封江鎖海,隔絕南北,聲勢之大一時無兩。 要是當初,他緊跟李洛,又是什么光景呢? 哎,自己也真是愚鈍啊。李洛在安南時翻手為云覆手為雨,手段如此厲害,怎么可能來到湖廣被忽都帖木兒架空? 要不是李洛有意為之,可能么? 萬一忽都帖木兒此次步了張弘范的后塵,湖廣盡為叛軍和賊軍所據,他這個鄂州總管該何去何從啊! 忽都帖木兒神色陰沉,一邊暗罵張弘范無能喪師,一邊思索著戰勝李洛的對策。 據探子回報,叛軍兵馬并不少,而且兵甲精良,絕非賊軍可比。甚至,叛軍的騎兵也很強,雖然數目不詳,但應該不比他三萬騎兵差多少。 不然,也滅不了完哲都和張弘范。 他只有十五萬大軍,數量未必比叛軍多,而且據說叛軍的火器非常犀利,兵馬也訓練有素,他沒有必勝的把握。 “報!”一個騎士縱馬而來,“那顏,李洛叛軍已經在沙山之北扎營,距離此處不到不到六十里!” 忽都帖木兒不知道沙山這個地方,問道:“有多少兵馬?沙山的地圖呢?” 那探馬道:“大帥贖罪,實在不知有多少兵馬,沙山地圖也沒能來得及繪制下來,就被叛軍騎兵驅逐了。不過,叛軍好像沒有繼續進軍的意思。” 忽都帖木兒罵道:“廢物!” 大達立忽然說道:“中堂,沙山我知道,那山并不高,地勢開闊,還有河流,很適合駐扎大軍。但無法設伏。” 忽都帖木兒點點頭,下令繼續進軍。 陳益稷卻鬼使神差的建言道:“中堂,既然李洛叛軍不再進軍,我軍為何要進軍呢?不如重回江陵攻打蕭隱。” 諸將都以看傻子似的目光看著他,看的這男人身上發寒。 忽都帖木兒冷哼一聲道:“懦弱的人啊,他們會找一百個一千個理由,為自己的退卻辯解。明知叛軍前來,卻不敢應戰,軍心還要不要了?難道不是讓叛軍更加囂張么?不進軍,放任叛軍不打,叛軍難道會像草原上的草那樣被牛羊吃掉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