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538、539 李洛歸來,深宮夜話-《葬元》


    第(2/3)頁

    “君上威武!大唐必勝!”

    侍衛和禁軍也一起下拜,聲震錢塘。

    崔秀寧已經翩然走下城樓,迎向駐馬而立的李洛,她身后跟著兩男兩女四個宮中侍衛侍女,兩個侍女手中捧著酒杯酒壺。

    崔秀寧落落大方的來到李洛馬前,斂衽一禮,聲音清正的說道:“臣妾恭迎君上凱旋!君上親征辛苦,鞍馬勞頓,請滿飲凱旋酒!”

    她說話間,身后的侍女就斟了一杯酒,恭恭敬敬的奉給崔秀寧。崔秀寧則是雙手舉杯過頂,奉給李洛。

    李洛認認真真的接過這杯酒,一干而盡。神情端正的說道:“夫人辛苦了。”再對跪在兩邊的眾官員一抬手,“眾卿免禮,平身吧。后日,寡人在鳳宮中設宴,慶祝我唐大捷!”

    “謝君上!”林必舉和鄭思肖等官員一起起身,卻不能撣土。

    李洛說完下馬,牽著崔秀寧的手,兩人面帶標準的微笑,以攜手禮聯袂進城,標榜夫妻和睦,為臣民表率。

    見到李洛進城,百姓們慌忙參差不齊的下跪,喊得也是五花八門。

    “拜見君上!”

    “拜見官家,官家威武!”

    好嘛,果然是宋朝遺民啊,李洛離稱帝還早呢,他們就習慣性的叫官家了。

    李洛就算稱了帝,也不會用“官家”這么土氣的稱謂啊,那是趙良鈐和趙昌用的。

    李洛和崔秀寧在歡呼聲中踏著黃沙街面上的紅毯,來到紅毯盡頭一輛華麗的雙馬馬車前,早有侍衛打開車簾子,扶著李洛登上馬車。

    崔秀寧也登上她的翠軿。兩輛馬車一前一后,在簇擁中往南城鳳凰山下的皇宮而去。

    至于跟他回來的三萬兵馬,自有人安置。

    李洛回到后宮,沐浴更衣之后,才來得及和崔秀寧好好說話。

    將侍女們一股腦的趕出去,男人女人就緊緊摟在一起……

    “逃犯瘦了很多啊,摸著都有點磕人了。”崔秀寧也換上了一件絹布中衣小褂,滿頭秀發隨意披散,她摸著李洛的肋骨,連說瘦了。

    李洛翹著二郎腿,一手摟著崔秀寧,一手把玩她的頭發,“能不瘦么?東奔西走,勞力傷神,軍中伙食又不精致……警察也瘦了啊,嗯,摸著也有點磕人了。唉,玉容日日減三分,不知麗人為何人。”

    “你可拉倒吧。我為誰?就為這攤子事。你不在,我這個攝政夫人大事都要抓總,比996還要有福報的797。”崔秀寧說道,“不過,總比你在外面打生打死強,但沒少擔心,擔心萬一你掛了。”

    “你別擔心。壞人活千年,我哪里會掛?”李洛一邊說一邊掏掏耳朵,搖搖頭。

    崔秀寧向他耳朵里看一眼,“我去,難怪你癢。你等著。”下了床榻穿著木屐跑到梳妝臺前,翻出一個掏耳勺。

    “你小心點。”李洛的身子縮了縮,“上次給我掏耳朵…”

    崔秀寧拿著掏耳勺逼過來,“你別賴我。上次是你自己動了。我這么大人,還不會掏耳朵?兒子那么嫩的耳朵我都能掏好吧。”

    “行行,那你來吧。”李洛只能枕在她的腿上,覺得十分愜意。

    崔秀寧很是小心,原本就大的眼睛睜的圓圓的,咬著嘴唇,一眨不眨的盯著李洛的耳朵,小心翼翼的慢慢忙活。

    那股認真勁兒,透著舉輕若重的架勢,看著都辛苦。

    李洛一動也不敢動。說實話,他對崔秀寧掏耳朵的手藝持懷疑態度。

    “好了。”崔秀寧放下掏耳勺,揉揉手腕,“媽蛋,給別人掏耳朵咋這么累啊。”

    什么?好了?

    李洛一臉懵逼的從崔秀寧腿上抬起頭,指指右耳,“這邊還沒掏吧?”

    崔秀寧笑道:“明天再掏吧。”

    “行。你牛叉。”李洛只能自己拿過掏耳勺,“別碰我。”

    解決完耳朵的事,兩人又胡天胡帝、沒羞沒臊的鬧了一會兒,李洛又開始喊餓。

    這次是真餓。

    崔秀寧親自下廚,炒了一個唯一拿手的雞蛋。由于沒有辣椒和番茄,只能用蔥花炒。

    這當然是不行的。于是崔秀寧又吩咐廚房整治一桌酒菜。

    兩人就把趙官家皇后的的寢宮當飯廳,吃了頓家常飯。要說唐國和夫人的日常膳食,雖然精細是精細,卻完全說不上奢侈。

    小兩口造完飯,洗漱完,這才躺在榻上開始說正事。

    “忽必烈大叔要借刀搞我們了。”崔秀寧枕在李洛的肚子上,光著腳丫子夾著李洛小腿上的肉,“李雍剛送來的消息。元廷要讓高原上的那幫套馬的漢子下來,還有大理段王爺的后人,也要出兵。”

    “你別壓我肚子,剛吃飽。”李洛將女人的腦袋搬開。

    緊著眉頭一皺,段氏總管出兵在他意料中,可吐蕃人也出兵,倒是他沒想到的。

    “你在安南時,不是有吐蕃兵手下么?他們的戰斗力怎么樣?能不能打?”崔秀寧問。

    李洛回想了一下,“吐蕃兵的戰力很強,并不比蒙古兵差多少。尤其是青海的吐蕃兵,更強。”

    崔秀寧眼睛一瞇,“那就是了。忽必烈大叔調的,主要就是青海吐蕃兵。忽必烈許諾,只要立了戰功,就有漢人奴隸,有糧食金銀。還要給參戰的吐蕃頭人封賞。”

    李洛道:“套馬的漢子,能出動多少人?”

    崔秀寧腿一翹,“從宣政院的資料來看,青海和藏地的吐蕃人有兩百多萬,加上很多吐蕃化的漢人,出兵十幾萬妥妥的。元廷如果不怕把南方打爛,那就是慷他人之慨之慨,怎么玩兒都不怕。”

    李洛點點頭,“我也這么想。他們是不在意南方漢人百姓死活的。北方奴隸加百姓還有兩千多萬,這個盤子也夠他們寄生了。東西本來就是他們搶的,怎么會心疼?”

    崔秀寧站起來,翻出一個自制的冊子,遞給李洛,“你看看這個。看你會不會驚訝。”

    李洛翻開冊子,掃了幾眼就果然露出一絲驚訝之色,緊接著就露出怒色。

    原來,這上面是一份名單,全部是打算叛逃的工匠,是李洛從江西環鄱陽湖技術帶解救出的三萬工匠的極少數人。

    足足數十人之多!

    更危險的是,他們已經參與了唐軍火藥的生產,對唐軍火藥的配方和提純有了解了。對唐軍的火銃火炮也多有觀摩。

    他們本來就是李洛用來擴大火藥火器產能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