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兩人正在商議行動人選,忽然有人求見。 特察局總務(wù)處的李綿趕過來匯報一個重要的消息。 “大王,老師,云南軍情!也先帖木兒已經(jīng)攻入緬甸京城蒲甘,殺了蒲甘國王官員一千多人,蒲甘城被元軍屠城!蒲甘已亡!”李綿取出一份文件。 緬甸亡了? 李洛和崔秀寧對視一眼,雖然并不意外,卻多少有點感慨。 緬甸蒲甘王朝堅持抵抗一年,還是亡國了啊。 這一年時間,緬甸拖住了也先帖木兒的重兵集團,硬是讓十幾萬精銳元軍無法北上攻打東南。 客觀上,也是緬甸的堅持抵抗為反元勢力爭取了更大的空間。 南方元軍最精銳的兵馬,就是云南王的大軍。無論是張弘范,還是完哲都,忽都帖木兒的兵馬,都沒有云南王那么多騎兵。 據(jù)情報,云南王的攻緬大軍有十六七萬,其中騎兵就超過七萬。 這還不算,與張弘范等三人以漢奸軍為主的軍隊不同,云南王的大軍中漢奸軍很少,不會超過五萬人,大半都是蒙古色目兵,西南蠻兵,甚至金齒兵。 這些兵馬本身比較野蠻,又以搶劫戰(zhàn)利品為生,這些年跟著元軍嘗到了很多甜頭,戰(zhàn)斗意志不是漢奸軍能比的。 李綿繼續(xù)匯報:“也先帖木兒在蒲甘國大肆招募各寨蠻兵,搶劫蒲甘國的糧倉,大象,馬匹,奴隸。他們北歸時,肯定不會缺乏糧草,可能還會增加幾萬蠻兵。” 李洛點點頭,“正常的很。也先帖木兒滅了蒲甘,聲勢大振,蒲甘國內(nèi)很多墻頭草的豪族都會歸附。不過,也先帖木兒要想北征兩江湖廣,起碼還需要一個月。” 李綿道:“綜合各方的情報,臣等預估,兩個月內(nèi)會有大戰(zhàn)。四川元軍可能會攻打蕭隱,也先帖木兒的主力元軍會經(jīng)湖廣攻打大唐,田家黃家岑家的土司兵馬可能會攻打廣東滅宋。” 崔秀寧問:“那大理軍,安南軍,吐蕃軍的動向呢?” 李綿回答:“大理方向沒有重要的情報,段氏父子肯定是要出兵的,但他們到底是攻梁還是攻唐,還沒有確定。安南元軍會和也先帖木兒合兵一處,吐蕃那邊還沒有任何消息傳回,我們的人去吐蕃也不久。” “吐蕃軍一定會先攻梁。”李洛判斷道,“段氏和父子不會放任吐蕃軍繞道大理。吐蕃軍東來,湖廣是繞不開的,蕭梁首當其沖。” 李綿退下之后,李洛拿出地圖和崔秀寧看了半天,耳鬢廝磨的商量。 “……各方各族敵軍加起來,最少五十萬,最多七十萬,取中間值六十算。”崔秀寧寫出一個數(shù)字,“我們的兵馬呢?唐國老兵加新兵有四十萬,蕭梁現(xiàn)在有三十萬,趙宋有十五萬。加起來,八十五萬。” 李洛搖頭,用手指點點地圖,“我們空有兵力多。唐軍四十萬,新兵就占了大半。江浙新兵訓練不到半年,福建新兵訓練最短,還不到兩個月。真正能打的,還是十幾萬老兵。” “再說蕭梁,號稱三十萬,但老兵只有五萬多,其余全部是最近招募的新兵,訓練不到兩個月。趙宋的情況也差不多。” “反觀元軍,除了大量的蒙古色目騎兵,其他兵馬也都是老兵,族屬成分很雜,兵員更加野蠻。而且,元軍這次騎兵很多,加起來光騎兵就有十幾萬。而唐軍現(xiàn)在只有騎兵三萬,梁軍騎兵不過數(shù)千,宋軍更是沒有成建制的騎兵。” 崔秀寧道:“我最擔心的還不在這,而是火藥!我們的火藥受到硝的影響很大,半個月內(nèi)再找不到大硝洞,下次大戰(zhàn)火器就只能幫點小忙了。” “那個硝工出身的奸細呢?你不是說他擅長找硝洞么?難道他寧死不降?”李洛聽到火藥不夠,立刻整個人都不好了。 火藥不夠,光靠冷兵器打,就算能打贏,他的老兵估計也要死光了。 現(xiàn)在最嚴重的不是耕牛了,當務(wù)之急是火藥,或者說是硝! ps:今天打點滴,只能這樣了,癥狀很嚴重。。。在家人的反對下執(zhí)意更新了幾千字。。。 清逸文學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