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564、565節 冀州鼎出,呂文煥敗(八千字)-《葬元》


    第(2/3)頁

    那就只能是宋人了,還是不會投降元廷的宋人。因為一般的宋人,為了獻鼎之功,完全可以罔顧宋人身份,投靠蒙元。

    李揚一愣,真的有點佩服這個老者了,竟然只憑一句話,就推測出自己等人不但不是元人,還是元廷的敵人。

    “你說對了一半,我等的確不是元人。”李揚笑道,“既然如此,那就更不能留著你們了。”

    說完就要拔刀。

    “且慢!”完顏衛霍站起來,“想必元廷已經和大宋為敵多年了吧?我等仇敵皆是元廷,老夫如何會告密?老夫寧愿古鼎落到大宋手里,也不會落在韃子手中。先生要是不放心,可將那群孩子帶到臨安。”

    顏隼低聲對李揚懇請道:“李兄,倘若古鼎真是冀州鼎,那他們就是有功之人,要不要放他們一碼?”

    李揚道:“那如何保證他們不會將消息告訴別人?”

    顏隼想了想,“干脆派出一些人手,將他們押到臨安,再送到東州。得到寶鼎本是大王的喜事,這殺這么多人,那就不好了。”

    顏仝突然跪下來,“李兄,兄弟擔保他們不會告密,還請李兄饒了那群孩子。”

    完顏衛霍見到顏仝下跪為自己等人求情,不由愣住了,他難以理解。

    顏仝道:“老先生,俺也是女真人。俺和他都是。”他指指顏隼,“俺愿意拿性命為你們作保,要是李兄答應了,你們可千萬不能告密。”

    “你也是女真人?”完顏衛霍大喜。

    顏隼道:“女真人不剩多少了,大多被韃子殺了。俺如今也不算女真人,女真人算是完了。”

    李揚忍不住苦笑,“也罷。這樣,俺派人送你們去臨安,是死是活,就交給主人定奪。顏仝,你帶十五個兄弟,送他們去臨安。”

    “謝李兄成全!”顏隼顏仝一起謝道。

    完顏衛霍也感激不盡,他想不到,最后不但孩子能活命,大人和老人也能額外活命。

    去臨安雖說生死未卜,但總比被人殺掉滅口強。

    “你之前用的鬼煙呢?拿給俺看看。”李揚忽然想到那個鬼煙。

    完顏衛霍不敢拒絕,趕緊找出兩簍黑黢黢的干草,“就是這個。”

    李揚老實不客氣的將鬼煙據為己有。

    李揚將古鼎用泥土封起來,接著命令所有人離開地下室,最后將臺階堵住,出口封死。然后在上面堆瓦礫石塊。

    “將所有完好的屋子,全部燒了推倒,讓這里再也不能住人!”李揚下令。

    完顏衛霍等人看著最后被毀掉的屋子,都是黯然落淚。

    直到第二天中午時分,最后的活兒才全部忙完。

    原本廢棄的營房,此時徹底成了廢墟。到處一片瓦礫,連個遮雨的地方都沒有了。圍墻也被全部推倒,再也不能防備狼群了。

    從今以后,應該不會再有行人商隊會在這里夜宿。

    李揚分出了十五個人,由顏仝帶隊,“送”完顏衛霍等人離開。他們將經過錦州,回到葫蘆島,坐商隊的船南下。

    完顏衛霍等人回望住了好幾十年的廢棄營地,無不淚流滿面,依依不舍。

    而李揚等人則是繼續西行,前往夾山尋找蕭瑟瑟的墳墓。

    唐軍小隊一分為二。

    …………

    正在李揚等人跋涉塞外之際,四川凌霄城的守軍也到了最后關頭。

    呂文煥攻打凌霄城接近半月,終于攻入了最險要的斷頸巖,開始布置攻打險要的城門。

    而箭矢耗盡的長寧軍,不得不退守本城。

    城墻就是最后一道關隘了。

    可以說,多年來元軍攻打上百次,長寧軍從未像這次這么被動。這除了箭矢不足之外,和呂文煥也有關系。

    呂文煥和其他元將不同。他根本不硬攻各處關隘,這是令善于山嶺作戰的蠻兵架設吊橋,四面攀登山崖,然后令漢軍拋射炸罐和石塊,掩護蠻兵。

    竟是不發射一支羽箭給長寧軍。

    如此一來,長寧軍的箭矢得不到絲毫補充,逐漸被消耗殆盡。

    呂文煥可謂無所不用其極。他竟然根據地形,將一座座石巖當成戰船,在石巖上安裝七八丈長的拍桿,來拍擊關隘后的長寧軍,掩護蠻兵攀爬關隘,用特制的毒箭射殺長寧軍。

    呂文煥還用蠻兵的秘法,夜里在山林中找來一個個巨大的毒蜂巢,用紙糊上馬蜂出口。白天時再用拋石機拋射到長寧軍關隘。

    一個個蜂巢落地開花,大量的毒蜂密密麻麻飛出,見人就蜇。蜀地的毒蜂大如拇指,毒性劇烈,毒針鋒利。一旦被蜇,輕則劇痛難忍,傷口潰爛,重則暈厥,甚至喪命。令長寧軍吃了很大的虧。

    諸如此類戰術,層出不窮,令兵力處于絕對劣勢的長寧軍難以招架,不得不放棄一個個城外的據點,全面退回到城中。

    凌霄城為何易守難攻?大半歸功于城外險要的石崖據點。這些拱衛城墻的據點一失,再攻打就容易的多。

    呂文煥站在一處石巖上,仰望著不遠處的凌霄城,看著部下上萬大軍輪番蟻攻城墻,不由露出一絲笑容。

    快半個月了。他不急不躁,按部就班步步為營的做水磨工夫,終于拔掉了拱衛凌霄城的外圍關隘。

    凌霄城這只刺猬沒了刺,可以下口咬死了。

    雖然這半個月折損了好幾千人馬,但比起取得的戰果,還是非常值得的。起碼,之前那么多大將攻打凌霄城,從來沒有一次能拔掉城外的所有關隘。

    他呂文煥做到了。

    蠻兵們一個個披著輕便的藤甲,手戴特制的葛麻手套,腳下穿著鞋底帶刺的荊條鞋,嘴里叼著刀,猿猴一般攀著山巖上的藤葛,蕩秋千般從一個山崖跳到另一個山崖,四面八方的逼近凌霄城。

    這些本事,就是蒙古兵看了也不得不佩服。

    凌霄城內,所有人都一臉悲愴之意。

    凌霄城,受不下去了!

    羽箭已盡,就連石頭都用完了,八千兵馬傷亡了兩千余人,人人精疲力盡。

    呂文煥,真的太難對付了。

    城守使易士英站在城頭,看著從四面八方的山崖上靠近的元軍,不由憤恨萬分。

    長寧軍除了等敵人上來后肉搏,已經沒有其他手段了。雖然士氣戰意仍然如鐵,可軍器補充跟不上,終究無計可設。

    “和韃子拼了!死戰不降!”一個將領大喝。

    “死戰!”

    “玉石俱焚!”

    長寧軍將士們人人神色振奮,多年的浴血抗元讓戰斗二字沉浸到他們的骨子里,讓他們完全不知道懼怕。

    只知道:戰!

    就是三千多老弱婦孺,也攮臂高呼死戰。

    “戰!”年僅七歲的小丫頭凌霄,也跟著大人們,稚氣十足的喊出一個戰字。

    一個將領走到易士英的面前,雙手遞上一根箭,“舍人,這是元軍射上來的,上面綁的有書信。”

    易士英冷哼一聲,打開一開,果然是那熟悉的,曾經讓他敬仰之人的字跡。

    “士英吾弟,一別經年,而各歸曹劉,不勝唏噓也。人生之詭,英雄之悲,莫過此也……吾弟之節,如藕如竹,折而不毀,世人難及,萬中無一。然,趙宋早亡,天豈能一日無陽,人豈能一日無主乎?試問凌霄城為孰而守焉?

    后主東降洛陽,而霍弋初不降。曰:‘主上降魏,不知安危,人生于三,君親師也,是以不降。’

    而得只司馬氏善待后主,霍弋始降之。曰:‘國亡主降,死守無所,附而降之,乃忠也。’

    今,宋國早亡,宋主瀛國公降元,做客大都。何異于后主降魏,做客洛陽也?

    吾弟秉志多年,堅如鐵石,氣節如山,吾深感之。然,吾弟不如霍弋之忠也。主降臣不降,遑論忠乎!

    而所謂盡人事聽天命,順也。大元今上雖北人,然天資明銳,恢宏廣大,法天象地,實乃不世出之圣天子也,是以德運在北,而正統悠歸……”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