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602、603節 等我吃飽飯,就是一條女好漢!-《葬元》


    第(1/3)頁

    李洛君臣郊外踏青,一路走來但見春光煦煦,煙樹青青,草長而鶯飛,花開而水綠,更有春泥細細,暖香如醉,好一派明媚春光。

    農夫們在新分到的水田耕田插秧,村女們在山崗上采茶。路過的村莊炊煙裊裊,雞鳴犬吠,不時還有令人踏實無比的“哞哞”牛鳴。

    隨行的楊漢明嘆道:“這才兩月,郊外鄉村就大為不同了,當真是甘霖一到,枯木逢春啊。兄長復蜀均田之功,可謂乾坤再造了?!?

    他不是拍大舅哥馬屁。他之前率領苗兵入蜀,一路上都是嗷嗷待哺,哀鴻四野。村莊雖然也有人氣,但百姓之苦,一望可知,全無今日之祥和。

    為何?因為流民遍地,賦稅猛如虎,百姓不但困苦不堪,還要受到村社保長甲主盤剝,又多被豪族奴役,命不由己。

    事實上之前的蜀中,已經淪為楊漢明不知道的半封建半奴隸社會,與吐蕃已經很相似了。

    可唐軍復蜀后,立刻賑濟流民,推行均田令,鎮壓豪強,廢除保長甲主。這一系列雷厲風行之舉,簡直就是立竿見影,卓有成效。

    短短兩月,蜀中大變矣。

    文天祥勒住馬,指著一大片水田,對李洛說道:“大王,這片水田原是成都豪族馮氏的一處莊園。馮氏家主官居成都總管,侵占田土十萬余畝,奴役百姓五千余戶,人稱馮野王。如今他的侵占的田土,已經全部分給百姓?!?

    “這里耕作的百姓,都曾是馮野王奴役的戶口,不過他們不用再為馮野王耕種了。這都是大王的恩澤。如今百姓家中,都為大王設了神位?!?

    李洛知道這個馮野王,完全就是田連阡陌的害民巨賊。此人很早就降元,仗著元廷委重地方豪強的政策,利用權勢大肆兼并土地,奴役百姓。

    之前呂文煥東征,馮氏不但捐納糧草,還派家丁從軍,可謂唐軍之敵。

    區區一個馮氏,竟然擁有十幾萬畝良田,幾千戶農奴,家中儲糧數萬石,這還得了?小民百姓還有活路么?

    這樣的人,大江南北到處都是,根本不足為奇。

    馮野王已經被鎮壓了。蜀中像他這樣被唐軍鎮壓的野皇帝還有很多。

    路邊的百姓不知道李洛就是他們敬為救世圣人的唐王,但也知道都是貴人,一個個對著車駕行禮。

    李洛也對百姓點頭致意。

    快到了惠陵時,楊漢明又指著一大片茶園,“兄長,這片茶園本是無妄寺的,附近不少百姓,都曾是無妄寺的茶奴。如今,寺中的喇嘛們死的死,逃的逃,抓的抓,已經空了。”

    密宗寺廟?李洛眉頭一皺,“無妄寺在哪里?”

    楊漢明道:“在惠陵之北,還大一座寺院。”

    李洛“哈”的一聲。無妄寺好大的膽子啊,竟然把寺院建在劉備陵墓的北邊,難不成還要鎮壓惠陵?

    惠陵不但有劉備的墳墓,還有武侯祠。直到后世,惠陵都沒有被盜掘。惠陵是極少數沒有被盜掘的帝王陵墓。為何?因為盜墓者不敢。

    劉備像,武侯像,關羽像,張飛像都在惠陵。早期的時候,是諸葛亮的德望護住了惠陵,盜墓者不忍盜。后來這幾人都在民間成神,名氣太大,盜墓者不敢盜,害怕神罰。

    李洛的老師都曾說,寧盜秦陵,不盜惠陵。

    始皇帝的墓都有人敢盜,但唯獨不敢盜惠陵。

    盜惠陵?單單關帝大圣那關,你就不敢碰。

    而這個喇嘛廟把寺院修建在惠陵之北,那就是故意如此了。

    “將無妄寺改為太上道宮。被抓的喇嘛,全部處死?!崩盥宓f道。

    “諾?!眴滩稼s緊領命,臉上露出一絲興奮。

    人落到喬布手里,要想痛快的死,那就是奢望了。喬布想到那些大喇嘛痛苦哀嚎的樣子,就覺得有意思。

    “傳令?!崩盥暹@次是對楊漢明說的,“自今日起,漢地不得有喇嘛廟。所有喇嘛廟,全部改為幾大道廟。漢人為喇嘛者,勒令還俗。不愿還俗的,交給喬布?!?

    李洛的神色很冰冷。

    吐蕃帝國當年那么強大,是怎么衰敗的?

    蒙古軍隊后世又是怎么衰敗的?

    讓唐朝頭疼的南詔,又是怎么衰敗的?

    都是因為喇嘛廟。

    他絕對不允許漢地出現喇嘛廟,就和某某教一樣。

    但是,蒙古草原和吐蕃等地,都不限制,隨他們去。

    可喇嘛教也不是沒有歷史貢獻。最大的貢獻就是抗衡某某教東侵。所以李洛對喇嘛廟相對要寬容些,只要不在漢地傳法就行。

    至于某某教,哪里都不行,除非不是唐國領土。

    李洛到了惠陵,發現那里已經比較熱鬧了?;萘觊T口,還有戲臺,在表演川戲(蜀戲)《劉辟責買》。

    李洛不由心生喜悅。開始有人看戲,意味著百姓已安。

    蜀戲是最早成型的劇種之一,早在唐朝就有“蜀戲冠絕天下”的說法,那時就出現了很多戲班和名角。

    可將蜀戲推到頂峰的,卻是后唐莊宗李存勖,李存勖因為極愛蜀戲,竟然成為川劇的祖師爺。

    可笑的是,李存勖這個祖師爺,也是死在戲子郭從謙的手里。

    戲臺上的胡琴鑼鼓一變,很快唱腔由西皮變成二黃,臺上又換成《灌口神》。扮演灌口種水神的演員一邊變臉一邊武打,咿咿呀呀的唱個沒完。

    李洛看著“水神們”紛紛眼花繚亂的變臉,不禁感到一種久違的親切。

    這一幕親眼所見,終于讓李洛搞清楚了川戲變臉的歷史懸案。

    后世,川劇變臉的歷史,一直沒有定論。有人說是乾隆時期,又有人說明代。

    還有一種說法是,蜀中變臉是古蜀國巫師的一種儀式,古已有之,后來被運用道川劇中。所以是先有變臉,后有川劇。但這這種說法不是主流,主流觀點認為在乾隆時期。

    現在李洛明白了,第三種說法才是對的。變臉技法應該非常古老,肯定是先有變臉后有川劇。

    蜀劇區別于其他劇中最大的特點,就是變臉。很顯然這不是偶然,而是和古蜀國的文化遺留有關系。

    此時,飾演二郎神的演員,突然一個筋斗摔倒,“眾水神”發一聲喊,一起搶上前去,叫道:“斯夫(師傅)!”

    臺下的觀眾頓時發出一陣噓聲。一個觀眾大聲道:“麻買匹!我唆老金子,你個老倌兒咋回事嘛!老馬失蹄嘍!”

    飾演二郎神的老金子哈哈笑著爬起來,對周圍觀眾做個揖,夸張的說道:“哎呀呀,罪過,罪過喲!對不住大伙兒的銅板子喲!格老子滴,多少年頭不上臺嘍!戲生了嘍!麻買匹,摜的老子尻子生疼!”

    “哈哈哈!”觀眾們一起哄笑起來,還有人笑罵:“龜兒子滴,還我銅板子噻!”

    老金子卻突然手一抬,臉譜變成一張沉毅無比的黑臉,拱手說道:“老子好多年不唱戲,為啥子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