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就是行賄者本人,也很討厭。 為了美化告密者,李洛以將告密者進行了美名化處理。一切告發不法之舉的,都冠以衛道者,名利雙收,鼓勵民間積極揭發檢舉之風。 金氏搖頭:“雖然有道理,可為何連彩禮嫁妝也要禁?未免太霸道了吧?” 李蕙質笑道:“大人,唐王并未同意禁絕嫁妝彩禮之請。只是坊間風聞,唐王有意改革婚嫁之禮,據說嫁妝彩禮將會分等級,將嫁妝彩禮固定起來。一旦超過,就按照逾制處置。百姓嫁娶負擔,或許會減輕很多。” 李簽等人根本不關心百姓負擔,卻覺得要是真的施行分級嫁妝彩禮,卻也能做到移風易俗。 民間嫁妝彩禮向來很重,攀比成風,造成很大負擔,也浪費了很多精力。 分級就簡單了。 你有錢無錢,等級不到,就只能要那幾種彩禮,只能出那幾種嫁妝。 逾制的罪名扣下來,哪個百姓受得了? “唐王之心,不止一統天下啊!”李簽感覺很無力,“他還要改變天下!唐王若能成功,那就是始皇帝第二了!” 眾人聽了都是心中悚然。 不但想一統天下,還要改變天下! ………… 江南的六月,梅雨過后就一直驕陽似火。可田里的稻谷也漸漸變黃,快要收割了。 被改為姑蘇郡的平江(蘇州)長洲縣,此時也有一半的水田風吹稻浪,看著很有幾分喜人。 雖然天氣炎熱,可是農夫們仍然來到地頭侍弄莊稼,看著快要收割的稻谷,喜上眉梢。 雖說因為耕牛急缺,導致只能種大半的田,可這是自己的田啊。自從大王起兵趕跑了韃子,鎮壓了豪族,他們就有了自己的田。 朝廷說,田都是大唐的,可歸他們種,可以一直種下去,只收取兩成田稅。這不就是自己的田么?除此之外,不繳納任何稅收。就是之前的人頭稅,也不再繳納了。 據說叫攤丁入畝。 古往今來,沒聽說過這樣的德政。就算今年只能種大半田,也足夠吃了。 之前,圣王和圣母娘娘還賑濟流民,分發稻種和耕牛騾馬,讓他們不但有了自己種的田,還讓他們度過了難關。 他們很多人,都吃了圣王一年多的賑濟糧啊。 一年多! 硬是沒讓一個人餓死! 說起來簡直就是夢話,可的確如此。據說,圣王和圣母娘娘為了糧食,頭發都急白了。 比起之前的趙官家,簡直好太多了。 至于韃子,那就更是不能比。 就連縣衙中的官人,也經常下鄉,怕他們的日子不好過。換了以前,幾輩子的人都沒聽過啊。 大王真是圣人降世,王后娘娘真是圣女菩薩啊。 天高地厚之恩! 等到耕牛以后多了,日子就會更好過。 這不,各地新修的道社,就算不是炎黃帝社,他們也往往為大王娘娘祈福。 可是,長洲縣的百姓也很苦惱。 真的很苦惱。 因為娶媳婦太難了。斷香火的太多了。。 前段日子,圣王下了《禁殺嬰令》,宣講的縣令官人告訴百姓,本縣的男女比例,已經達到三比一!(史實,但卻是明初的數據) 也就是說,本縣男子的數目,是女子的三倍!大唐男多女少最嚴重的地方,本縣排第三! 難怪那么多人娶不上媳婦,這比例也太嚇人了。 可所有人都知道,這是個事實。平日里都能見到,明顯就是男子很多,而女子很少。 原因么,大家也都清楚,殘殺女嬰! 《禁殺嬰令》一公布,他們就忍不住想嚎啕大哭。 圣王說了,不能讓大唐男兒無女可娶,從今日起,凡是生女嬰者,可每年領取一塊銀元養育錢,一直領到五歲! 還說,凡是將來嫁女達到三人者,可免稅一年。 至于殺嬰的殘酷處罰,他們也就覺得可以接受了。 畢竟,誰愿意殺害自己生下來的孩子? 日子慢慢好過起來,朝廷給了補貼,為何還要殺嬰呢?又不用再繳納人頭稅。 他們平均每戶二十畝田,只要年景不差有耕牛,一年兩季五十石糧食。扣除十石稅,還剩四十石,足夠養活十口人! 這還不算家里女人養蠶織布的收入! 這種情況下還要殺嬰,那就是狼心狗肺了。 所以,腰斬再酷烈,也殺不到他們頭上,反正他們有了保障,也不會再干殺女嬰的事,造成男子無女可娶。 但是,在滸墅鄉古柏村,今日卻出現了很不諧的一幕。 “聽說了么,王十三燒死了剛出生的女嬰!”一個村民指著一處屋子說道,恨恨將鋤頭往地上一頓,“圣王的旨意下來大半個月了,鄉公所村公所天天重復朝廷的命令,可他還敢干!不怕王法么!” 另一個村民說道:“這是王十三殺的第四個女嬰了,不生兒子不甘心啦!” 第三個村民嘆息道:“冤孽啊。王十三前三胎都是女子,被他溺水了。這第四個,他就不再淹死,而是要燒死。” “你道為何?他說自己命背,連生幾個都是女子,是那女子陰魂不散,是水鬼,不怕水溺,這次就用火燒,看她下次還敢不敢來!”(史實) 有一個村民道:“古柏村一百多戶人家,一半人家打光棍!我好好一條漢子,年過三十也沒娘子!這怪誰!古柏村當年可是個鎮子,現在變成一個村了!” “王十三燒死女嬰,就沒有人阻止么?”這漢子怒道。 另一個村民道:“阻止?怎么阻止?他是偷著燒的,等別人發現,孩子都燒成一團了。哎可憐吶!當年,我也溺死過一個閨女,要是當時不弄死,現在也快出嫁了。” 有人問:“王十三人呢?” “人?早就被抓到村公所了,估計已經移交到鄉公所了!” 正在這時,忽然一個老漢沖過來,大喊道:“鄉親們,行行好,快去鄉公所幫十三求個情啊,他和他娘子,快要被送到縣衙了!” 此人是王十三的父親,王六。 然而他的話還沒落音,村正和治安使就手按唐刀大步走過來。 王六一見,頓時臉色慘變,“村正官人…” 村正是一個瘸了腿的退役銳士,可仍然帶著唐軍的銳氣。 “王六,你兒子殺嬰,你是知情人吧?”村正冷冷問道。 “村正官人,我…”他的確是知情人,還幫著放風,也知道朝廷的禁令,可終究存了僥幸之心。 “跟我走一趟吧,去鄉公所說話。”村正不假辭色的說道。 眾人一看就知道,王家完了。 違抗王命,那還有個好? 這不是找死么! ps:今天就到了,蟹蟹大家支持,苦中作樂吔我。能訂閱的還請訂閱下哦,大家晚安!有書單的給個書單啊。 新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