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你家主人真是這么說的?”掌柜問一個鄉侯府的下人。這下人是他的遠方親戚,剛好借著這個關系,讓他打探辛苦的舉動。 那下人點頭,“表叔,千真萬確,主人最近經常發火,心情很是不好。今年這話,也不是第一回說了。” 掌柜的笑了笑,給了他一個銀元,“好了,快回去吧。” 等到那下人走了,掌柜的喃喃說道:“看來辛苦的確對唐廷不滿,這不就是心懷怨望么?也是,她今非昔比,再無權勢,怎么能甘心?” 鳳凰鄉侯府內,結束射箭的辛苦又當起了淑女,開始寫字了。 她的字不太好看,詩也寫的古怪:“水中稻草蛇,天寒月如火。人死燈不滅,春蟲兩只多。” 這首詞完全算不得詩,全無絲毫詩意,晦澀難明,不知何意,而且森森鬼氣,很像她詭譎的性格。 此時門簾一動,一個侍女進入書房,看著主人的字,靜靜的不說話。 等到辛苦不想再寫,這侍女才開口道:“稟主人。他又出去了,一刻鐘后又回來的。他去了東橋綢莊。” “知道了。”辛苦點點頭,“你下去吧。” “諾。”侍女翩然退下。 辛苦放下筆,看著手上的墨跡,皺起蛾眉嘆息,“寫個字都能沾到墨,真是討厭呢。” 想了想,又提筆寫到:“東山有大木,西市有好釘。喜往東山去,笑向西市行。” 寫完之后,忍不住嗤嗤而笑。一只蝎子從她的錦囊中爬出來,順著衣襟爬到她的肩頭,頓時又被一只粉白而帶著箭繭的小手捉住。 “真是討厭。”蝎子立刻被那只小手放入錦囊。 ………… 十一月三十,代理遠洋艦隊都督劉拓上奏道: “臣遠洋艦隊代都督拓,謹奏皇帝陛下:洪武元年十月二十,臣起水師兩萬,護送鄭和南下,于本月初五到達呂宋,與海宋水師對峙,彼未敢啟釁。” “本月初七,鄭和艦隊東巡,臣護送百里乃西返也。臣啟奏陛下,如今水師數萬待發,可征日也……” 李洛覽奏,下詔以太子監國,以皇后為攝政,以太尉文天祥為都督內外諸軍事,使持節,備御蒙元和海宋。自己則御駕親征,討伐駐日元軍,宣稱為日復仇。 同日下詔: “元之東瀛行省,本我華夏流民之地,中原海外之藩,亦我炎黃支脈也。而今蒙塵五年,數百萬同文者,皆為奴才牛馬,遍島哀嚎,半海腥膻,種種凄苦,慘不堪言,朕不忍聞之……” “…今朕親統大軍二十萬,救護華夏同脈,驅逐髡頭夷狄,報奴役之仇,解亡國之痛。王師所往,必將簞食壺漿,踴躍馬前。檄文到日,當知喜極而泣,翹首期盼…” 臘月初五,李洛都不打算在江陵過年,就乘坐韓韶長江水師旗艦,離開江陵。 崔秀寧率領太子群臣一起送行。 臘月十二,天子龍船到到在松江大營。皇帝大纛一到,水陸官兵立刻鳴放禮炮恭迎,隨征水陸將領,一起穿戴整齊迎接天子。 身穿黑狐大氅,內穿玄甲的李洛一出現,將士們就山呼海嘯般下拜。 “陛下金安!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此時天氣寒冷,數萬人一起吶喊,噴出的水氣猶如白霧。 一萬多匹戰馬也打著響鼻,在寒風中噴著白氣。 李洛挺立船頭,在凜冽的寒風中揮手道:“平身!” “謝陛下!”聲音驚天動地,上干云霄。 李洛看著精神抖擻,如狼似虎的唐軍將士,心中感到無比的踏實安全。 “恭迎陛下入營!”眾將分列兩邊,簇擁著李洛進入岸邊的中軍大營。 事實上,征日大軍的糧草物資,早就準備就緒了。要不是為了護送鄭和東巡,早就征日了。 “啟稟陛下,水師兩萬,陸師八萬,十萬大軍皆已準備萬全,請陛下令旨!”水師都督劉拓下拜道。 “請陛下令旨!”陸師將領蕭北,武巖,張斂,耶律忠節,石抹懷德,劉衛泰,顏隼等人紛紛甲衣鏗鏘的下拜。 “傳令,修整兩日,臘月十五出發!”李洛下令。 “遵旨!”眾將雷鳴般的喝道。 李洛剛入軍帳,特察局的情報就送到了。 情報說,駐日元軍主力仍然在關東,筑紫島只有兩萬元軍,幾乎都是漢軍和高麗軍,蒙古色目騎兵只有千人。 而駐日元軍的水師被唐軍水師多次掃蕩,已經沒有幾條船了。僅能保持和高麗的聯系。 但是,駐日漢軍的實力不弱,乃是北方漢軍世候張家和汪家等家族的兵馬,曾經是忽必烈的侍衛親軍。 最精銳的,還是關東平野得一萬蒙古色目騎兵,統兵萬戶還是李洛當年的老部下:哲札! 情報中還專門提到了關于騎兵萬戶哲札的情況。 “呵呵,哲札啊。你曾經說過,朕永遠是你的大將軍,那么這次呢?” 李洛很玩味的自言自語。 臘月十五,“轟轟”兩聲炮響之后,十萬水陸大軍一起上船,揚帆北去。 此事,早就驚動了元廷! 清逸文學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