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703、704節 臣請為陛下再加尊號!-《葬元》


    第(2/3)頁

    忽必烈是個喜歡熱鬧的人,可是這次,他只帶了太子真金,以及幾個最信任的心腹大臣去小獵,顯然不是打獵那么簡單。

    太子真金親自射了一只大雁,烤好后送到忽必烈的大帳,恭恭敬敬的跪下獻上,“父汗,這秋天的大雁,最是肥美,請父汗品嘗。”

    原本的歷史上,真金太子因為受到忽必烈猜疑,已經郁郁而終。可是因為李洛帶來的影響,此時他還活的好好的。

    但是,也因為李洛,他已經不是歷史上一心推行漢法的真金了。此時的真金就像他的父汗一樣,倒退為一個保守頑固的蒙古貴族。

    他已經不再相信什么漢法了,也疏遠了之前一直圍繞著他,對他抱有莫大希望的漢臣。

    忽必烈接過太子親自烤好的大雁,撕下一條烤的冒油的腿,忽然說道:“真金啊,你知道大雁為何會飛來飛去嗎?為何春天他們要往北飛,秋天要往南飛?”

    真金似乎明白了父汗的意思,小心的回答:“北方,才是大雁真正的家,可到了秋冬,天氣冷了,食物也少了,它們只能遷到南方。等到天氣暖和再回來。”

    “沒錯。”忽必烈點點頭,沉思的模樣猶如一座秋風中的雕塑,“大雁就像蒙古人,為了生存不斷北飛南飛。我們蒙古人為了生存,不斷逐水草而居,四處游蕩,也是這個道理。”

    “哪里能為蒙古人提供糧食和奴隸,哪里就是蒙古人該去的地方。我們不能像漢人那樣,祖祖輩輩守著一塊田地,永遠不動彈,永遠不知道哪里有更好的水草。”

    “就像這中原,本來是漢人的祖地,卻被我們占了,享了幾十年福,漢地成為蒙古人的水草地。可以后呢?”

    “偽唐占了關中,已經徹底坐大。偽唐不是金宋,滅之何易。偽唐人口眾多,火器犀利,只是騎兵少。可李洛占了關中,隴東隴西陜北皆難保,他以后不會再缺騎兵了。”

    “到時李洛北伐,我們未必還能占的住中原。這北地漢人,雖然留辮剃發,大多數人還是向著南邊,天天盼著李洛打過來。”

    真金看見父汗的神色很是凝重,小心翼翼的問道:“父汗的意思,是放棄漢地?”

    忽必烈冷哼一聲,高大的身子站起來,看著茫茫山林,“不到最后一步,為何要放棄?漢地是大元勇士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李洛想恢復什么中原,那就來打,打的北地一片焦土,十室九空,朕也不心疼。”

    “漢地實在守不住,我們再扔給李洛也不遲。不過,凡事未慮勝先慮敗,要做好真守不住的打算。伯顏!”

    “奴才在!”伯顏立刻躬身站在忽必烈面前。

    忽必烈面無表情的說道:“樞密院再招募二十萬漢軍,擴編克爾欽軍和哲里木軍。兵員嘛,優先挑選河東人和幽燕人。只要強壯勇猛,奴隸也可作軍!”

    伯顏皺眉道:“大汗,二十萬新兵不是小數,這錢糧怕是吃緊了。”

    忽必烈冷笑,“讓那些漢人大族出錢糧。他們不出,就等著李洛打過來抄他們的家,分他們的地。”

    “還有,告訴漢軍,朕給他們分地。只要守住北地,地就是他們的。只要忠于大元,就不會虧待他們。”

    “喳!”伯顏領命,“像孔家這樣的大族,有的是錢糧土地,讓他們出點血,他們敢不聽。”

    隨著李洛的勢力越來越強大,忽必烈也越來越不顧所謂圣天子的臉面了,越來越像是個蠻族酋長。

    漢地守得住就守,萬一守不住,也要綁架更多的漢人兵馬,帶著去西邊開疆拓地。

    就好像當年金國的“北失南補”。

    “太子,你過完年就離開大都,到西京蘋果城。”忽必烈看著真金,“朕老了,以后的大事還要靠你來辦。你就坐鎮西京,好好經營經營。”

    蘋果城在西域,本來是察合臺汗國的王都。察合臺汗國被滅后,忽必烈將蘋果城設置為西京。

    “西邊六個行省,由你來鎮守,云南王和安西王輔佐于你。你要給朕好好看著西邊。”

    真金太子一點也不意外,說起來,西邊六個行省那么大地盤,幾千萬色目人,的確需要一個有分量的人坐鎮。

    朝中除了自己這個太子,沒有更適合的人選了。

    很明顯,父汗把西方作為了最大的退路。

    為何不是老家塞外?

    因為塞外人口太少,奴隸太少,已經不足以供養大蒙古國了。

    牢牢控制西部,大元還是大元。要是西部都沒有,那大元就成為草原上的部落,不再是大元。

    真金很悲哀的發現,堂堂大元,竟然拿李洛的偽唐沒了辦法,想打也沒法子南下,只能眼睜睜看著偽唐一天天強大,強大到直到有一天北伐。

    就是英明老辣的父汗,也對李洛無可奈何了。

    想到幾年前那個在自己面前一口一個“大人”的謙卑李洛,真金覺得很是荒謬。

    他竟然信了這么一匹豺狼!

    …………

    江陵行在,光政殿。

    攝政皇后崔秀寧正在主持常朝。

    崔秀寧臉上帶著微笑,膚色晶瑩生輝,顯得心情極好。雖然已經身懷六甲,卻還是神采奕奕。

    李洛順利攻占關中,恢復長安,她當然很高興。

    恢復中原又往前邁了一大步。更重要的是,李洛平安無事。她不用日日提心吊膽了。文天祥和陳淑楨的大軍,也順利撤退了。

    “皇后陛下,陛下圣旨說,要抽調三千警士,以及工部營造匠官去關中。臣已經擬定了條陳,請皇后陛下過目。”

    政事堂中相林必舉,遞交一份條陳。

    所謂條陳,其實就是處理建議,君主覺得沒問題,就當即準奏,要是覺得有疏漏,就要修改。倘若不行,就打回重擬。

    崔秀寧看完條陳,皺眉道:“工部的營造匠官,最多修建過蕭隱的皇宮和寺廟道院,他們能主持修建長安皇宮么?”

    “陛下給本宮的信,說是要重建大明宮、太極宮、興慶宮三大內,按照陛下的意思,那可是占地七里,有殿閣上百座的大皇宮,用工超過十萬人,一般的匠師,能勝任么?”

    群臣也犯了難。能主持修建這么大皇宮的人,鳳毛麟角啊。畢竟古往今來又有多少人主持過修建皇宮?

    修建元大都的劉秉忠倒是足以勝任,可劉秉忠早就死了,當世還有誰有能力主持長安新宮?

    大唐興起以來,海京洛寧、南京臨安,以及現在的江陵,都是行在。陛下并沒有大興土木的修建皇宮。

    眼下,大唐得了關中,正式定都長安,天下咸知,那是一定要大興土木,營建長安宮了。

    不然,何以彰顯大唐威儀?何以體現大國氣象?

    大唐現在有錢糧,又有大量俘虜可用,秦嶺和隴山又有大樹可伐,完全有物力人力營建長安皇宮。

    可問題是,獨獨缺了宇文愷、李誡、劉秉忠這樣的魯班之才。試問天下,還有誰能當此重任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