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加上修建皇宮和城墻,官署府邸等,以及伐木,燒磚,采石等,要想兩年內完工,需要五十萬修建! 這樣完工的長安城,將成為前所未有的“天之城”。 李洛要把這個長安城,留給后世作為最大的建筑遺產,光耀后世千百年。 可是,唐國所有的俘虜和奴隸,如今也才三十多萬。 他們也是要吃飯的,體力活的消耗很大,就算沒有工錢,兩年下來也要耗費三百萬石糧食,折合銀元三百萬元。 雇傭的二十萬民夫,除了吃飯,還有工錢。 這一算,又是幾百萬元。 即便擁有幾十萬奴隸和俘虜,這個工程仍然需要上千萬銀元。 但別忘了,這是房地產開發。四萬套四合院,除去補償二十萬長安百姓的之外,起碼還剩三萬套,十二萬戶。每戶民宅賣五十元,也能收回六百萬甚至更多。 李洛不會虧。 長城城,是一座木石建筑。只有磚瓦木石做建材,不用水泥。 因為,現代水泥的制作太難了,遠沒有那么簡單。別說李洛,崔秀寧都沒辦法。 不說其他,1600度的高溫鍋爐,兩人就只能想想。兩人目前搞出來的最高溫度,也就是1300度,已經很牛了,不能再高了。差了幾百度,怎么搞? 還要粉碎機器,將石灰石,鐵礦石堅硬的材料磨碎成面粉狀。 所以,李洛真的覺得里面的穿越者動不動搞出水泥就很離譜。 你先搞出1600度的高溫再說吧。 沒有? 那你制造水泥?不是扯么? 好,就算你有本事搞出1600度的爐溫,那粉碎機呢?用人工把鐵礦石碾成粉末? 就算粉末的工藝能符合要求,你需要多少人手干這事?那你燒出來的東西成本有多嚇人? 那么用原始水泥呢? 也不行。 原始水泥根本就不是真正的水泥,效果還比不上糯米水加石灰。 李洛收回思緒,在紙上寫寫畫畫,才算完成底稿。 可是這男人很快就犯難了。 找哪個大建筑師來主持? 劉秉忠?早死了啊。 還有誰能? 李洛依稀記得,元初還有一個很厲害的古代建筑大師,似乎姓張,可是想不起來是誰了。 此事,只能交給特察局了。李洛不知道的是,大建筑師張志純,已經被特察局“請”來了,正在來關中的路上。 李洛滿意的收起圖紙,目光憧憬,似乎看到一座美輪美奐,充滿華夏古典之美的偉大城市,拔地而起。 那是比前唐長安,洛陽更輝煌,更文明的天之城! 成為絲綢之路東端無與倫比的明珠。 男人有些激動,他決定,等到長安城修好,他一定要站在宮中最高,也是全城最高的瞭望臺上,點燃一支香煙,一邊抽一邊俯瞰關中大地? 是不是拉風到天際? “陛下,娘娘有密信送到。”楊栝的聲音打斷李洛的思緒。 李洛精神一振,“呈上來。” 楊栝呈上一份有密封的書信,又恭恭敬敬的退下。 李洛用裁紙刀打開封信,拿起信看起來。 “洛,見信如面。我和孩子們都很好,朝廷一切正常,秋稅收糧一千八百萬石,商稅八百七十萬元,國營專賣收入四百三十萬元…” “關中能不能?干燥嗎?注意身體,孩子們都很想你,我也想你…” ‘’義父說,從北山和隴山砍樹,順涇水和渭水飄流到長安,會省很多人力,還有…這些建議都很好,可以采用…” “文先生快到關中了,還有十萬俘虜,我還給你送來一個人…” “還要告訴你,你又被群臣加尊號了,開天立極啊!好心吧?等到拿下整個陜西,你要快點回來,我希望你回來再生…” “寧。二年十月十八。勿念。” 李洛笑盈盈的收了信,自言自語的說道:“還賣關子,送來了誰?” 至于義父提到的法子,李洛也覺得很有道理。 唐朝修建皇宮,需要從外地調運木料,去南方伐木者,“操斧斤萬人”。 可李洛修建皇宮,卻不用在去南方伐木。 為何? 因為唐初,關中周圍各山脈,已經沒有多少大料了。關中歷經西魏,北周,隋朝三代大興土木,廣營宮室,不到百年就將關中的大樹砍光了。 可是現在,關中幾百年沒有再修建皇宮。秦嶺、北山、隴山等地,數百年的參天大樹比比皆是,省去了李洛很多功夫。 不過,陜西沒有金絲楠木。而金絲楠木是最好的梁柱之材。其他木料,可用陜西木材,可梁柱,最好用金絲楠木。 而最好的金絲楠木,是在四川。可在四川砍伐金絲楠木,用船通過嘉陵江,并不怎么費事。 而現在的金絲楠木存量,還很多。數量和尺寸是完全有保證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