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719、720節 我讀書不少,你別騙我。-《葬元》


    第(1/3)頁

    “以郭卿所見,這環山溝渠可能修建?”李洛把自己的設想說了一邊。

    郭守敬對關中地理很是熟悉,他稍一思索就回稟道:“陛下能想到此法,著實令臣敬佩。陛下之法,可謂是治標之舉。關中地勢如盆,一到雨季,山洪多發,沖刷土壤,淤塞河道,乃是百年頑疾了。”

    “若是修建環山水渠,導山洪入渠,豐沛八水,則一舉兩得。臣以為,完全可行。”

    關中是盆地,四周山脈水量充沛,一到汛期,便屢發山洪,沖刷平原,濁水橫流,既浪費了水源,又破壞了地表。

    雖說現在不是太嚴重,可再過數百年,就會變的千溝萬壑。

    李洛頷首,“此工程不易,需要對關中山川地理了若指掌,還要精通汛時水文。朕想請郭卿擔任秦渠工建大臣,不知需要多少勞力?”

    郭守敬低頭默算一會兒,鄭重回答:“五萬勞力,耗時兩年,可完成秦渠工程。屆時,北上,秦嶺,隴山腳下,皆有溝渠接引山洪,導入八水。如此一來,八水流量更加充沛,陛下再廣植樹木,則關中無憂矣。”

    “臣歸唐以來,無寸功而家人得享富貴。謝陛下信重,臣愿接秦渠工建大臣之職。”

    郭守敬當年在關中治過水,熟悉關中山川地理不奇怪。可是他竟然能發現綠化和環境的關系,這就超越時代了。

    大科學家的厲害之處,也就在此。

    “善。如此,此事就拜托郭卿了。”李洛算是了卻一件心事。

    秦渠工程,其實并不浩大,難度卻很高。一般人,怎么知道哪里有山洪?哪里需要建溝渠?溝渠的走向和分布怎么安排?

    工程量不大,而難度極高,估計也就是郭守敬這樣的人能操刀了。

    李洛隨即下詔,拜郭守敬為秦渠工建大臣,太子少師。

    郭守敬萬萬想不到,皇帝竟然給了他太子少師的殊榮!

    他剛剛歸唐,覺得根本當不起三少的官位。

    可是李洛很堅持,他也有自己的考慮。郭守敬這樣的科學家數學家,比儒臣更適合當太子少師。李征跟他學,錯不了。

    起碼能學到實干和尊重真道(科技)的精神,具備理性而量化的思維。

    儒臣老師必須要有,可郭守敬這樣的科學家老師,同樣必須有。這也是李洛對古代科學家的尊重。

    …………

    三月初,草長鶯飛,春光明媚。文天祥終于回到關中。

    陜北,河套全部落入唐廷掌中。數萬唐軍進駐陰山以南的長城和黃河,水草豐茂的河套草原,自從成為大唐之土。

    文天祥此次攻略河套,得到戰馬十余萬匹,牛羊二十余萬,將蒙古貴族在河套的牧場投下,全部收為國有。

    河套地區的一萬多戶牧民和大量奴隸,也成為唐國屬民。唐廷一下子擁有松潘草原,關山草原,河套草原。

    陜北是西夏拓跋黨項的起家之地,曾是定難軍節度使轄地。文天祥在銀州,夏州,橫山等地招募了數萬騎兵,很多都是黨項人,也有漢人,契丹人,女真人。

    可謂收獲巨大。

    唐軍騎兵,加上新招募的新兵,已經超過二十萬!

    “臣文天祥,拜見陛下。”數月不見,文天祥明顯瘦了一圈。

    李洛親自扶起文天祥,“文先生辛苦了。這次北征,文先生一舉拿下陜北河套,拓土八百里,納民百余萬,勞苦功高,真乃我朝柱國大臣。”

    文天祥拱手道:“全賴陛下洪福圣斷,運籌帷幄,加上將士用命,才能有此大勝,臣安敢居功!”

    實事求是的說,功勞其實并不大。因為陜北和河套元軍兵力空虛,打敗了才奇怪。

    李洛賞賜文天祥去華清池享用溫泉,再于華清宮設宴款待,算是為文太尉接風洗塵。

    席間,文天祥停杯問道:“陛下是要南歸了么?”

    他們君臣相得數年,文天祥對李洛很是了解了。

    李洛笑道:“文先生說的不錯,朕的確要南歸了。這秦地之事,還要托付給文先生。恐怕一時半會兒,文先生不能回朝,還要在此辛苦一段時日了。”

    文先生站起來,肅然拱手:“但為王事,臣歡欣鼓舞,求之不得,遑論辛苦。”

    李洛放下酒杯,“好。朕五日后南歸江陵,這雍州大事,盡付之先生。”

    “臣謝陛下信重,比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文天祥毫不推辭,大大方方的承擔下來。

    可見君臣之相契,非比尋常。

    第二天,李洛下詔,文天祥兼雍州牧,長安留守,都督西北諸軍事,加上柱國,太子太師,使持節。

    榮寵備至,信重有加。

    同時,以元從大將蕭北、耶律忠節、申花生鎮守隴右;以張斂鎮守潼關;以唐牧鎮守漢中;以武巖鎮守河套;以朱頷鎮守關中和陜南。

    整個雍州的戰略要地,皆在唐軍掌控之中,讓關中固若金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