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725、726節 老政客的兇狠無情-《葬元》


    第(2/3)頁

    棉花和蠶繭的交易單位就用新設定的“鈞”,也就是一百斤。最低交易單位是一百鈞,也就是一手。按照現在的價格,一萬斤棉花需要兩百多銀元,所以,門檻比較高。

    但農戶作為天然賣家,可以委托鄉村公所統一出面交易。稅收按照交易金額來收取,那么鄉村公所就和農戶利益一致。

    采用t+0交易,可以買空。杠桿只有十倍。最小價格波動單位是一分銀元。交易時間嘛,從上午辰時開始,到下午未時結束,共四個時辰。

    交易憑據采用記賬單制度,用騎馬印記賬單,交易所和客戶各持有一半。開戶當然需要身份證件,要登基證件號碼。

    唐國的身份證號碼,用州號加天干文字組合。如益州某人,身份證件號碼就是益-甲乙丙丁午已庚辛,共九個文字,不會重復。

    結算方式,也是記賬法。交易所和客戶之間不產生直接資金交割,而是雙方都在銀行存單上變更劃賬。

    這是后世清末的金融交易所的辦法了,沒有任何電子交易條件。

    交易所,每縣設立一所。交割倉庫也在縣城。

    李洛設立交易所,核心目的是為了用市場手段平衡棉花和蠶繭價格,保護農民利益不被商人壓榨。

    但客觀上,朝廷每年肯定會得到很多交易稅。銀行存款和貸款也能快速增加。

    如今,隨著各地生產恢復,加上唐廷對商業商人的開明政策,使得商業越來越繁榮。銀行的貸款越來越多,和存款額相差已經不大,銀行不再虧利息了。

    截止三月,大唐銀行的數據是,各州郡分行的存款總額是兩千八百萬元,貸款總額是一千五百萬元。由于貸款利息是存款利息的三倍多,所以大唐皇家銀行不再虧損。

    當然,這只是賬面上的。要是出現大量呆壞賬,那還是要虧損的。

    李洛寫完之后,將方案遞給崔秀寧,“肯定是有遺漏的,你看看再說。”

    崔秀寧看了半天,“看上去是這么回事。可報價指導呢?各地的市場行情千差萬別,市場供需也不盡相同,價格肯定也不同。不可能硬性的統一報價。后世價格統一,是建立在發達的物流基礎上的。”

    崔秀寧一提,李洛也覺得像后世那樣統一報價不太現實。物流這么落后,統一報價反而會妨礙市場。

    “那就以州為單位,各自報價。”李洛修正道。“只能這樣了。某個州的價格低,自然外地來買多的商人就多,價格就起來了。某州價格高,外地的棉花進來,就有人做空。各州的價格,官府會有一個參考標準。”

    崔秀寧又道:“還有一個問題。自古以來,商人都會打壓蠶農的蠶繭價格,這是商人的本性。我們設立交易所,目的是為了保護棉農和繭農。”

    “可要是布商們聯合起來做空呢?來一場金融危機?有沒有可能?”

    聯合做空?

    李洛思索著這種可能。在布商強勢的現在,這種可能完全有可能發生。各州分開報價,那就不再是一個整體的全國市場,盤子那么小,完全有可能被當地商人操縱,做空原材料是必然的。

    除非…不許做空。

    可要是不許做空,那還是期貨嗎?交易活躍性就沒有了。

    崔秀寧道:“后世金融那么發達,都有人操縱市場無法禁絕,別說古代了。就算不許做空,大商人也可以操縱市場打壓價格。”

    李洛想了一會,只能想出一個辦法,那就是三方交易。將政府也引入進來。交易所作為政府代表,作為中間商。布商聯合打壓原材料,他們的報價交易所可以不接。只有交易所認為價格合理,才會接受交易。

    可這樣一來,就又容易滋生腐敗。因為交易所的權力變大了。

    扯到最后,還是吏治是根本。

    但也只能這樣了。

    除此之外,李洛實在想不出好的法子。

    不這么干,就無法解決“壓榨蠶農”這個千古難題。朝廷專賣的東西夠多,不能再增加農產品專賣了。

    他不能讓大唐的棉農和蠶農哀嘆“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現在絲業和棉業越來越龐大,很快將會成為支柱產業,事關千千萬萬農民的利益,也只有金融手段能收到效果了。

    慢慢來,就當試試水,治大國如烹小鮮。他有的是試錯機會。

    夫妻兩人商量了半天,才將這個交易所的章程定下來。

    做皇帝難,做一個好皇帝更難。李洛現在深有體會。

    可是要說做皇帝的樂趣,掌握神器口含天憲的滋味,那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陛下,娘娘,鴻臚寺卿李簽宮外亮牌求見。”女衛首領石珊瑚進來稟報。

    “讓他在龍章宮煖閣見朕。”李洛站起來離開鳳姿宮。

    李洛回到龍章宮煖閣,很快李簽就被帶進來。

    “臣李簽,拜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李簽大禮參拜,神態很是恭敬。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