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756節 第一位欽差大臣-《葬元》
第(2/3)頁
忽都迷失不想贖他回去,固然是因為他不值,也因為他回去后日子只會更難過。
李洛還能給他一個侯。要是回到大都,別說爵位沒有,只怕還要治罪。
…………
三天后,巴彥帖木兒終于和唐廷達成了贖回忽都迷失、忻都、幾個孩子的協議。
所有贖金是:三萬兩千頭好母牛。
還有一個附加條件:放回被廢黜后的麗妃金光若。
李洛之所以要順便贖回金光若,是因為不想有愧疚之心。畢竟,金光若當年受寵時吹了幾次枕頭風,才讓那忽必烈下定決心委任自己封疆大吏和征南大將軍,他才能大挖墻腳。
當他還是“墨爾根拔都”的時候,是金光若打消了忽必烈對自己最后的猜疑之心。
不然,一個“高麗人”就算朝中有人,有軍功,也很難當上封疆大吏和征南大將軍。
雖說是相互利用,可畢竟客觀上,金光若的作用當時不可低估,而她自己也下場凄涼,能拉一把就拉一把吧。
下朝后的李洛,忽然想起金光若之前委托文天祥夫人從元宮中帶回來的信:“勿忘我…請將我的骨灰帶回高麗。”
如今,自己要救助她出元宮,可她再也回不了高麗,高麗都亡了。
仁州金氏全族,都遷到了南方。
她的父親金崇信,還做了戶部郎中。她要回,也只能南下。
想到幾個無關緊要的人能換回三萬多頭南方缺少的母牛,李洛的心情就更加不錯。
李洛剛回到龍章宮,侍衛就來稟報,戶部郎中金崇信求見。
李洛猜到了金崇信的目的,吩咐讓其入宮覲見。
“微臣金崇信,拜見陛下。”金崇信一進來,就鄭重的大禮參拜,連磕三次頭,咚咚有聲。
“金卿平身吧。”厚道的唐主說道,“來人,給金卿端一碗冰鎮酸梅湯,去去暑氣。”
李洛看著一頭大汗的金崇信,知道北人更加怕熱。
這次圣壽,金氏出手很是大方,李洛還算滿意。
“謝陛下。”金崇信再次下拜,“微臣這次進宮面圣,是謝陛下換回小女金光若。陛下仁慈之心,普照萬方,臣感激涕零。”
“無妨,舉手之勞耳。朕與令嬡,也算故人,自不忍見她在元宮受苦。”李洛瞧著金崇信的神色,倒似還有其他話。
果然,金崇信恭敬的說道:“臣身為唐臣,金氏得陛下寬恕,心滿意足,卻無以報效,愿獻家資一半,充入國庫。”
金氏原本家財何止百萬,雖然九成被唐軍抄沒,但仍然有十幾萬家財。獻出一半,那就是好幾萬。
李洛當然不在乎這點錢,這只是金氏的表忠心的法子罷了。
“無需如此。”李洛拒絕道,高麗豪族其實也沒太多錢了。國家要是富人太少,商業就會受到很大影響。
“金氏之意,朕已知亦。”李洛表示忠心已經收到,“待到令嬡南歸,朕也不會虧待與她。”
金氏主動派出兩百多個讀書的族人,幫助東州百姓學習漢話漢字,還是很懂事的。在金氏和李氏的帶頭下,曾經的高麗大小世族和寺廟,紛紛派出家族子弟和僧人,擔任東州鄉村教師,教授漢字,瓦解諺語(高麗話)。
截止現在,擔任東州鄉村教師教授漢文的高麗世族子弟和僧人,多達三千余人。他們既寫漢字,說漢話,在高麗百姓面前也很有威信,是推行漢語、消滅諺語最得力的群體。
對此,李洛“圣心甚悅”。他當然不介意對這些人懷柔。
金崇信放心了,“謝陛下…臣告退了!”
有了皇帝這句話,女兒回來后起碼不至于太凄慘。女兒這身份是很難再嫁人了,可如果得到一官半職,那就很好了。
大唐女官雖然很少,卻是正兒八經的官員。他希望女兒最好能在司婦寺任職,哪怕做個七八品的司婦巡察使,那也足夠保她無憂。
君臣之間根本不需要明說,都是心有默契。
陛下會封光若什么官職呢?金崇信患得患失的陛辭出宮。
金崇信剛走,皇后崔秀寧就進來了。
“特察局受到廣州的情報,南海郡鄉民為爭水,上萬人持械斗毆,死傷九百人。”崔秀寧臉色難看的將一份情報遞給李洛。
“夏季因為爭水而械斗,不單廣州,閩州和越州都有。五月全國發生了二十三起。可這次南海械斗,最為嚴重!”
什么?上萬人械斗,死傷九百?這還得了?
李洛頓時大怒,“什么!廣州牧干什么吃的!南海郡守呢?縣令和鄉正呢?上萬人械斗,為何不制止!”
崔秀寧道:“說起來也是可惡。這縣中各鄉村爭水越演越烈,縣令只好召集各地鄉正村正開會協商分配之法,可等到鄉正村正去了縣城,各鄉就爆發了械斗,死了三百多人,負傷的五百多!”
“等到鄉正和村正們回來,已經打成了一鍋粥,甚至相互占領對方的鄉村公所,還有人趁機打砸搶。”
“此時,估計事情已經被平息,但這善后,還真是個麻煩。”
李洛聽到這臉都綠了。
死了三百多人?那真是下死手啊,什么仇什么怨?
還相互占領對方鄉村公所?還有人乘機打砸搶?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