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776、777節 鄭和的收獲!(第一更)-《葬元》


    第(2/3)頁

    兵部官員再回:“都已驗明過正身,登記在冊。當年出海者一千五百六十一人,歸來者七百六十九人!”

    禮官再唱:“可有獻禮?”

    “有!”鄭和大聲回答,隨即就從身后副將手中接過一個托盤,高高舉起:“臣鄭和遠洋出征,獻玉米、辣椒、紅薯、土豆、番茄、花生、南瓜等十二類,敬獻皇帝陛下!愿我大唐五谷豐登,百姓豐衣足食!”

    這一切,當然只是走一個形式。

    李洛和崔秀寧激動的看過去,發現托盤里赫然是小的可憐的玉米棒子、發了芽的小土豆、鵝蛋大的紅薯、金燦燦的辣椒種子、芝麻大的番茄種子,還有花生!南瓜子!

    竟然真的找到了啊。就是…太小了些。

    大臣們沒聽過這些新名詞,但也知道是陛下之前命名,畫了圖畫讓鄭和出海尋找的東西。

    鄭和繼續奏道:“還有黃金器物…沒有稱重,估摸最少五十萬兩!獻給陛下和娘娘!”

    什么?還有五十多萬兩黃金?

    群臣都有點口干。

    這是黃金,不是白銀!

    “好好!”直到此時,李洛才親自上前,很高興的扶起鄭和,“鄭和,你們辛苦了!都平身吧!”

    “謝陛下!”七百多人一起淚光漣漣的站起來,很多人還抱著骨灰盒。

    李洛拍著鄭和的手,“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啊。唉,可惜啊,還有七百多人,再也回不來了。朕…喜且悲也!”

    鄭和淚流滿面,拱手道:“存歿賴陛下洪福,終不負陛下所托!這些種子,經過試種,都可存活。臣等,帶回來上萬斤!”

    滿朝大臣也是既高興又傷感,竟然有七百多人,再也回不來了啊。

    “諸卿!休看著五樣事物平平無奇,卻事關大唐盛世,百姓福祉,乃是老君夢中指點之物!鄭和等人,九死一生尋回,功莫大焉!”李洛大聲說道。

    文武大臣一起整衣下拜,舞蹈,“陛下洪福,上天助佑,我大唐盛世不遠!”

    “走!回朝!朕要封賞功臣!”李洛舉起一個小小的已經曬干了的玉米棒子,龍顏大悅。崔秀寧則是拿著一個發芽的小土豆,容光煥發。

    這些作物的厲害之外不在于產量,而在于對種植環境的要求遠低于水田,荒山野地都可以種,能極大提高土地的使用率,又不像水稻小麥那么難侍候。

    就算是沒有改良,也能大大增加民間的雜糧儲備,起碼能多養活上億人。

    除此之外,還能帶動養魚、養豬、養雞鴨等副業,以及造紙、制糖、釀酒等制造業的發展。其他不說,光是玉米的植株,就是比竹子更好的造紙原料。

    好處多的說不完啊。

    當天,李洛升光政殿,下敕旨封鄭和為安慶郡公,賜太子少保,軍師府西閣太尉。

    由此,鄭和不但封了郡公,成為文天祥之外第二個因軍功封郡公的大將,還,還代表水師入閣軍師府。

    從此,水師代表人物也在軍師府占據了一席太尉之職。

    這西閣太尉,本來就是李洛留給水師,留給鄭和的。

    除了鄭和,所有生還將士,有爵位的將領連升兩級爵位軍職,沒有爵位的士卒連升三級軍銜和軍職,授予武士出身,賞賜金錢銀元。

    哪怕軍銜最低的士卒,此時也升為都頭級別的軍官。而大多數士卒,都成了隊正隊副。

    用李洛的話說,全部提干!

    而死去的將士,也要論功行賞,惠及家人。能有爵位有子女的,著其子女襲爵,沒有子女的,著其侄子侄女襲爵。

    追封后仍然夠不上爵位的,家人賞賜撫須銀元三百到一千不等,直系親屬還要免稅二十年。有遺孤的,可以送到朝廷專設的遺忠院撫養。

    當然,家屬也可以選擇自己養育,并不強制送到遺忠院。

    遺忠院不同于慈恩院,乃是專門撫養教育烈士忠臣遺孤的機構,早在海東時代就已經設置。最早一批烈士遺孤,如今都快要加入羽林衛了。

    這是李洛仿造武帝朝羽林郎,專門為烈士和忠臣遺孤準備的出路。烈士忠臣遺孤,只要是年滿十五身體健康的少年,就可以加入羽林衛。

    羽林衛現在還沒有正式成立,但其設定不光是個少年禁衛機構,也是一個進修出身之所,是仕途渠道之一。

    羽林衛的少年禁衛,既屬于皇家侍衛,也屬于皇室培養的學生。他們要學文習武,保衛皇帝,還有陪同皇子讀書習武的職責。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