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孔治萬萬沒想到,此次來大梁,不但沒有得到絲毫好處,還激起唐主滔天之怒。 世爵沒了,土地錢糧沒了,就是性命也難保。 其實對于如何處置孔府,李洛和崔秀寧早有商量。基本方針幾年前就定下了。 儒家必須保留,但必須改良,去蕪存菁,歸入道家。 孔家不能滅,但必須廢除世爵和政治經濟特權。 孔廟必須保留,但必須改為至圣文宮。 所以,李洛今天針對孔府所下的詔令,看似是因為事件導致,其實早有預謀。 大殿上的幾十名開封士子,誰也沒話說。 因為皇帝處置的并無偏頗。陛下雖然崇道,卻還是尊儒。不然,也不會將孔廟改為至圣文宮之首。 孔府這個享受祖蔭一千多年的超級世家,隨著幾道詔書,徹底走進歷史的塵埃。 從今以后,只有孔家,沒有孔府。 煊赫齊魯地界千年的孔府和十二世家,將不會存在。他們壟斷的大量田地,都會被收回,淪為一般富戶。 孔廟的祭祀大權,將有朝廷天師府和禮部共同管轄。 侍衛們拿下魂不守舍的孔治等人,交由法堂審判議處。在皇宮之外等候消息的士子,很快也看到了皇帝對孔家的處置。 他們雖然議論紛紛,可并沒有再同情孔家和十二世家。 皇帝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孔家是孔家,儒家是儒家。不能再讓太多的世俗利祿,讓孔家繼續墮落,玷污孔圣。 這不光是對孔家的懲罰,也是皇帝的苦心啊。 事實上,士子們并不關心孔家有沒有爵位富貴,他們關心的是皇帝對孔圣的態度。既然皇帝仍然尊崇孔圣,他們也就無話可說。 大唐全國州郡縣,都有文廟,還有最頂級的幾大至圣文宮,曲阜孔廟也被設為至圣文宮的首宮,還要怎么說?足夠了。 至于納儒為道…儒家本就自認為是道,納儒為道,道理上似乎也沒錯啊。 唯一讓他們不爽的是,道士竟然擔任文宮的祭祀官。 可問題是,都知道大唐如今的道士,也和之前的道士有所不同,而是似道非道、似儒非儒的新道士。 據說這些新道士只崇信天道。而又把天道劃分為格物真道、君道、臣道、武道、人道、醫道、匠道等。所以,從皇帝到百姓,都是道家信士。 這諸道合一,才是完整的天道。而冥冥中主宰天道的,便是昊天上帝。太上老君,則是昊天上帝在人世間的顯化。太上道君代表昊天,并不是昊天本身。 天道,就是至大真理,就是“是”,就是宇宙最高法則。遵循天道,就是遵循真理法則。 大唐的天道主張,所有人各守其道,就是太平昌明之盛世。 而原本道家那套畫符捉鬼,修仙通玄的東西,卻全部遭到摒棄。 這么說,之前的道士也未必就是贏家。 而儒家也未必是輸家。因為天道的諸多義理,本就是采用的儒家學說。比如君道,臣道,人道等,都和儒家高度契合。 不光如此,天子還改良儒教理教,來規范諸道是否被人所遵循。 之前的儒家理教,只規范三綱五常,可如今還要管武士軍人是否遵循武道,醫師是否遵循醫道,匠師是否遵循匠道,商人是否遵循商道… 一切,都在理教的規范約束之下。誰不遵循其道,就會受到理教的道德制裁。天子,等于是給了理教更多的監督大權。 天子廟謨之深遠,布局之宏大,思慮之周全,當真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令人高山仰止。 誠可謂千古罕見之圣天子,三代已降,莫能先也。 如此大唐,儒家追尋千年的真正的王道樂土,盛世偉業,是否要實現了呢? ………… 第二天,還在開封的李洛終于得到各地的匯報。 徐州、揚州、歸德、洛陽等處元軍駐扎之地,共繳獲黃金十七萬余兩,白銀一百八十余萬兩。 還解救元軍軍奴十四萬三千余口,大多數都是漢人,還有少數是和漢人無異的女真人,其中近半都是女奴。這么多軍中女奴用來干什么,說出來簡直令人發指。 李洛下令將金銀解往洛陽,軍奴全部釋放,登記為民,發放田土。 不但發了一筆大財,還又辦了一件大大的德政。 接著,李洛下詔以開封城為豫州牧所在地,開封成為豫州首府。同時,恢復鄭州為新鄭郡。所有帶州的郡縣,全部恢復舊名。 另外,下令在汜水故道,尋找豫州鼎。 因為李洛經過分析,推測豫州鼎在虎牢關附近的汜水古道,到黃河南岸這十余里的區域。 第三天,留夢炎、孔治、王積翁等人,一起在開封城西的馬市執行死刑。圍觀的開封百姓人山人海。 “午時二刻已到,驗明正身!”監斬官大喝。 憲兵上前,仔細的驗明正身,回道:“已驗明正身,并無頂替!” 八十多個死刑犯以及倒霉的孔治,都被塞住嘴巴,五花大綁的被按在刑場上無法動彈。可是他們的耳朵,還能聽到周圍的謾罵,眼睛還能看到周圍的鄙視和厭惡。 漢奸…死了都沒有好名聲。 “午時三刻已到,行刑!”監斬官下令。 憲兵們一起上前執行私刑。這過程很是血腥嚇人,可是圍觀的人不但不見減少,也越來越多。 “快!快啊!看殺頭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