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些話題,始終繞不開蒙古最致命的弱點:人口太少。 死不起人。 蒙古兵就剩下這么多,分布在如此廣闊的疆土上,已經不敷使用。哪里還能大量損耗? “還沒到那一步。”忽必烈摸著銀白的辮子,“吐蕃人還在攻打四川,云南王也出兵天竺,這兩地要是贏了,大元鐵騎立刻再次南下,奪回河南陜西!” “就是沒贏,朕也絕對不能將河朔送給李洛。就讓他拿錢糧來換,錢糧給夠了,朕才把河朔還給他們漢人。要是不給,那就繼續打,讓色目兵和漢兵去打。朕倒要看看,李洛是在乎唐軍的死傷,還是在乎錢糧。” 這個老男人,想著用河朔來換取最大的利益。 這是陽謀。 李洛要是愿意花錢贖回河朔,那他就能狠狠撈一筆,他舍棄河朔也更有臺階可下。 要是李洛不愿意花錢贖回,那就必須拿唐軍將士的傷亡來奪回河朔。要是這么干,等于是把錢糧看的比將士性命更重要,如此一來,李唐軍民會怎么看他們的皇帝? 李洛偽裝的仁慈,就會不攻自破。 “大汗高明。奴才以為,到時李洛一定會左右為難,到最后,為了臉面他多半會乖乖拿錢糧來贖。”安童笑道。 “那也不一定。”忽必烈搖頭,“李洛奸詐,此人很少吃虧。朕這一招,他未必沒有破解的法子。安童,轉移奴隸之事,你可要抓緊。” 安童道:“大汗放心就是,如今已經有五十多萬漢人奴隸送到了西邊。到明年,怎么也能送過去一百多萬。大汗,以奴才所見,干脆把河北河東的漢人全部送到西邊,讓這河朔變成千人無人煙的死地,空地。” 忽必烈倒是也想過,可這么大的計劃,實施起來非常困難。 河北河東還有多少人口?不算蒙古人色目人,還有八百萬漢人(包括女真契丹)。 這八百萬漢人,多是遼金遺民,對大元也最為馴服聽話。可要是讓他們背井離鄉的去遙遠的西域,他們大多數人是絕對不肯的。 自愿去的,只有漢軍和其家屬,以及各大漢軍世候家族,和為大元效力的漢官家族,還有各地的士紳豪族。加起來,也就一百多萬。再加一百多萬漢人奴隸,頂天了只能分批帶走三百萬人。 剩下的五百萬漢人百姓,是不會走的。 漢人很重遷土,要是逼迫,他們多半會反抗。這還是其次。最主要的是,就算他們真愿意走,路上哪有那么多糧食給他們吃? 就算有那么多糧食,為何要送給他們吃? 再說,好幾百萬漢人被帶走,唐軍怎么可能罷休?那是一動要追擊的。 “不要太貪心,不然反而會壞事。”忽必烈警告安童,“帶走奴隸,漢軍,漢官就行了。” 桑哥狠狠說道:“大汗,要不要將到時不走的漢兒全部…”他一邊說一邊做出一個割脖子的動作。 伯顏立刻反對道:“不可!好幾百萬漢人,哪能都殺了?他們不會造反?漢軍不會造反么?唐軍就在黃河南岸,只要一動手,唐軍還有不過河的?” 桑哥道:“大元真要離開河朔,也要留下一個殘破稀爛的河朔給李洛,不能便宜他了。要不,就挑著殺。姓李,姓王,姓劉,姓張,姓完顏的這五姓漢人,除了少數,剩下的全部殺了。” “好了!桑哥,這是你這個宰相該說的話么?”忽必烈不高興了,“朕做了他們幾十年天子,不能因為要走了,就殺了他們,他們沒有罪過。殺掉這么多百姓,除了留下毫無用處的仇恨,除了證明大元黔驢技窮,除了讓朕在中原留下千古罵名,還有絲毫好處么?” “這些百姓留給李洛又如何?難道他增加幾百萬漢人百姓,還能就此滅掉大元么?為何,不給大元留下打回來的后路和余地呢?桑哥,你因為害怕而變得懦弱了,因為懦弱變得沒有頭腦的殘忍了么?” 桑哥嚇得立刻跪下來,“我的大汗啊,奴才糊涂了,奴才如同憤怒的牦牛那樣,失去了理智。還請大汗治罪!” “平了身子吧。”忽必烈不滿的看了桑哥一樣,“只有輸得起,輸得時候仍然保持冷靜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大元敗了幾仗,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可打敗了仗,就失去了理智,那就是自尋死路。” “你們都要記住,朕早說過,蒙古人應該尋找水草豐美的牧場,野獸成群的獵場,聽話的奴隸。而不是和一群同樣吃肉的豺狼爭奪一塊雞肋。” “漢人有一句話,叫過猶不及,凡事要把握分寸。就是殺人,也是這個道理。會殺的人,能殺的敵人因為害怕而投降。不會殺的,會殺的敵人因為絕望而拼命。從來沒有一個人,能光用刀子殺出江山來的。” “大元還有萬里江山,幾千萬子民,你們好自為之。朕百年之后,你們還要輔助太子,不要令朕失望。” 眾人一起跪下:“喳!大汗的教誨,奴才永不敢忘!” ………… 江陵,風姿宮。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支…”只有四虛歲的李徆,正奶聲奶氣的背誦著唐詩。一只白狐,還蹲在她腳下。 “好好,襄陽背的很好。”崔秀寧拉過小姑娘,刮刮她的小鼻子,“襄陽想要什么賞賜啊?” 李徆偏著小腦袋,“我今晚想要和母后一起睡。” 崔秀寧笑道:“為何想和母后睡呢?你的嬤嬤不好么?” 李徆很萌的點點頭,“嬤嬤好,但嬤嬤不是母后。” 崔秀寧有些心疼的攬過李徆,“那襄陽今晚就和母后睡,母后給你講故事。” 李徆笑得眼睛猶如月牙,抱著崔秀寧半天不放手。那只白狐貍望著小主人,不知道小主人為何這么高興。 崔秀寧四胎生了六個兒女,還有一個等同嫡女的養女李徆。可由于她平時工作比較忙,孩子又多,實際上很少有時間陪伴他們,就是陪伴,也多是教他們學習。 也很少陪孩子睡覺,講故事就更少了。 李徆不是她和李洛的親生孩子,可崔秀寧并沒有偏心。李微這個長公主該有的,李徆也都有。 “…可是啊,這次那孩子就是喊狼來了,也沒有人來救他了。他喊破嗓子,別人也不再相信他,都以為他說謊,結果…” 夜里,崔秀寧在床上抱著李徆,快講完《狼來了》的時候,寢宮外面就傳來女官顏嬋兒的呼喚,“啟稟娘娘,有益州軍報。” 崔秀寧趕緊說道:“結果那孩子就被狼吃了。”就把李徆交給宮女,然后來到書房。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