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927、928節 “耕牛戰爭”-《葬元》


    第(2/3)頁

    營帥以下的將領,有不少是云貴高原和川西人,倒是勉強能適應。可是這些將領,更沒有統御十萬大軍遠征的軍略能力。

    李洛忽然想起哲札。哲札是蒙古將領,肯定能適應高原反應。可是,哲札只是騎兵將領,又不是帥才,還是不行。就算行,李洛也不放心把十萬大軍交給一個蒙古人。

    要是瑪巴朗結還在世,那就是最好的人選了。

    到最后,李洛竟然悲催的發現,只有自己這個大唐天子,才是最合適的進蕃大軍統帥。

    他沒有高原反應。

    后世,他為了文物,在拉薩等地活動了很長時間,到處尋找“伏藏”和古代吐蕃贊普的王陵,也算是有了適應。

    “那朕就親自去。”李洛有些無奈的說道。

    說實話,他現在真的不想再御駕親征。他的軍功已經很大很多,足以加持他這個開國皇帝的光環了,根本不需要再親征。

    可是他不親征,讓誰去?

    古代醫療保障條件很差,高原反應可沒有藥物來有效緩解。后世解放軍進藏,可是有醫療保障的。

    清軍入藏,主力也是云貴高原的兵和高海拔地區的青海兵川西兵,主帥也都是長期在川西和青海作戰的岳鐘琪、福康安等老將。

    “陛下乃天子,怎可親蹈不測之險地啊。萬一有所閃失…”林必舉立刻出列勸諫,“臣請陛下三思!”

    其他大臣也紛紛出列,勸諫皇帝不要親征吐蕃。

    實在是,自古以來,沒有一支中原大軍,能收復吐蕃的。為何?還不是因為吐蕃地勢太高,中原軍隊很不適應?

    李洛肅然道:“朕也不想去。可朕當年,曾在邏些待過一段時日,并無大礙。朕剛過而立之年,尚屬年輕氣壯,也不懼高原氣候。朕不去,還有其他人能去么?”

    什么?陛下當年曾在邏些待過?

    陛下當年,當真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啊。

    既然陛下在吐蕃待過,那應該無礙了。陛下說的對,大唐雖然戰將如云,可能統率十萬大軍收復吐蕃者,還真想不出有誰能勝任。

    能當統帥的,年紀肯定不算很輕了,又不適應氣候,很可能出師未捷身先死啊。

    “朕意已決,眾卿不用再勸。”李洛很果斷的表態,“織造司,立刻準備棉襖十萬套,供大軍所用。軍師府拿出軍略,兵部動員兵馬,轉運糧草物資。六月初,務必出兵。”

    要是晚了,元軍加強吐蕃高原的防務,或者天氣變冷,就不好打了。

    “遵旨!”眾人一起領命。

    眼下是五月初,只有一個月的遠征準備,可要抓緊才是。好在大唐朝廷很是高效,雖然出征之事千頭萬緒,也能準備的過來。

    李洛繼續說道:“元軍野心不死。除了吐蕃要收復,還有西域故地,漠南漠北也要拿下。這將來啊,要需要連年用兵。招募的十萬新兵,要加緊訓練,盡快用上。”

    財部尚書松了口氣,他還以為陛下要再招募兵馬呢。如果那樣,負擔就更重了。

    大唐有多少兵馬?

    財部作為撥付軍糧軍餉的衙門,當然心里門清。

    現役水陸兵馬,一共是九十三萬五千八百余人,包括數月前新招募的十萬北方新兵。

    大唐有多少人口呢?財部也門清。

    擁有唐民身份的國族,共是一萬萬零兩百余萬口。

    除此之外,還有近三千萬人,是二等準唐民(中南半島人)、三等教化民(南洋群島和恒北土著)、四等奴隸。

    全部加起來,四等共有一萬萬零三千萬人。聽起來不少,一百多人養一個唐軍,朝廷負擔并不重。

    可其實不是那么回事啊。

    因為,大唐除了九十多萬大軍,還有二十多萬警士要養!

    而且大唐軍警,走的都是精兵路線,支出很大。過去的洪武四年,朝廷養軍警和裝備共花費兩千八百多萬銀圓。

    這還不算打仗時的戰費和傷亡撫恤。要加上這些,洪武四年共支出國防治安費近四千萬銀圓,占了洪武四年國庫收入的四成多!

    要是陛下再招募新兵,那這軍費也太大了,陛下就算“生財有道”,又能堅持幾年呢?

    好在,陛下并沒有再次招募新兵。

    不然,財部的日子就難過了。要知道,陛下還要求,財部必須每年有一千萬的盈余備用,等閑不能動。等于說少了一千萬能用的錢。

    財部尚書事實上并不太擔心錢。

    瀛州的幾座銀礦,天天在產出白銀,鑄造嘩啦啦的銀圓,他害怕沒錢?

    他怕的還是缺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