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崔秀寧總結道:“蒸汽機是西方幾百年進步的產物,需要社會整體的應用科技水平達到一個較高的層次才能出現(xiàn)?,F(xiàn)在才1290年,真的做不到?!? “行吧,那就先不要想了。”李洛只能作罷,“就作為真道學宮的長期研究課題,讓他們知道有這個可能。過段時間,我又要去打仗了,這次估計最少半年,吐蕃太大了?!? “那時,政事還需要你多操心,還有孩子們的教育。你會很辛苦?!? 崔秀寧靠在李洛身上,“我辛苦說不上,倒是你,又讓我擔心。你每次出去打仗,我都睡不好覺,害怕?!? 李洛抱著她,拍拍女人的背,“不要擔心我,我福氣大得很。就是擔心自己被紫外線曬黑了,帶一臉高原紅回來?!? 崔秀寧“咭”的一笑,“那就戴上面具。不然的話,帶一臉高原紅回來,我可不認識你,我又不愛吃蘋果?!? 李洛聞言,不由哈哈大笑。 崔秀寧抬起頭,“對了,李雍從大都回來后,我放了他幾個月的假。他的假也要休滿了,怎么安置他?” 李雍是特察局的元老,也是崔秀寧最早一批學生,還是專業(yè)能力最強的。不然,也不會派到大都,一去這么多年。 李雍功勞很大,特務系統(tǒng)中功列第一,這些年搞到很多重要的情報??墒侨缃袼氐教仆?,卻反而沒了事做,只有一個縣侯的爵位。 李洛問:“你有什么想法?” 崔秀寧道:“我的意思是,就讓他當特察局第一任司局使。特察局這些年,一直沒有一把手,都是我在兼任。現(xiàn)在也需要一個大老板擔綱重任了。” 特察局暗中是正二品,明面上的信訪司是正三品。李雍要是出任司局使,那在表面上就只是正三品。 起碼品級待遇上,有些虧待了。 李洛對元從功臣很體恤,是不愿意虧待李雍的。 “特察局,是不是該正大光明的打出牌子了?”李洛問道,“一直以信訪司的名義半遮半掩的開展業(yè)務,總不是長久之計。” 崔秀寧嗯了一聲,“我覺得也該走到前臺了。不然,總讓人覺得鬼鬼祟祟,也不利于特務們的職業(yè)榮譽感。明朝錦衣衛(wèi),還有軍統(tǒng),中情局,可沒瞞著誰。再說,特察局干什么的,其實很多人也心中有數(shù)?!? “好?!崩盥逵辛擞嬢^,“那就走到前臺,還要改名。特察局這名字,不夠高大上?!? 崔秀寧知道,李洛就是改名控,她早就預料到,這男人會把特察局改名。 “我覺得名字不用改,而且還要拆分特察局。”崔秀寧提出不同看法,“特察局現(xiàn)在有兩三千專業(yè)特工,特情學堂還在培養(yǎng)情報人才。這個機構規(guī)模越來越大,權力越大越大,能是好事么?” 李洛一聽,覺得的確是應該拆分特察局。 特務機關本就是暴力機關,業(yè)務性質也陰狠隱蔽,規(guī)模大了真不是好事。雖然特察局直屬天子,不歸三府九部管轄,可后世之君未必就能掌控。 而且,一家特務機關獨大,也失去了足夠的制衡監(jiān)督。 “說說你的看法,這事你拿主意就好了。”李洛知道崔秀寧已有腹案。 崔秀寧果然早有主意:“特察局一分為二,政務情報是一個機關,軍事情報是一個機關。這兩個機關,再組成一個聯(lián)合事務科?!? 李洛明白了。這是后世果黨和美帝的做法。情報機關不同,不同的情報機關之間,又有一個聯(lián)絡辦。 這樣的好處,是相互監(jiān)督制約,相互競爭促進,還能必要時業(yè)務互補、情報共享。 壞處是,容易造成惡性競爭,內卷。 崔秀寧繼續(xù)說:“管理政務情報的,主要針對本土、海外領、諸侯國的反唐勢力和謀逆分子。還有官場吏治、民間輿論、民生民情。以及外國的政治、經濟、商業(yè)情報。” “管理軍事情報的,主要偵緝大唐軍警憲特,預防軍事叛亂,軍警系統(tǒng)的失職敗。另一個重點,就是敵軍和外軍的軍事情報,以及軍事策反,除奸,治安,保衛(wèi)朝廷和皇室?!? “名字嘛,你來定。本宮知道你好這口。” 李洛起身來回踱步,皺眉思索,良久才展顏笑道:“完全分來也不太好,不分也不行。這樣吧,名義上不分,但實際上分為兩個機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