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1、972節 下詔西征…唐軍出塞-《葬元》
第(2/3)頁
好像就在那一邊。
夜風不再迷路,
它的呼吸自由自在。
飛鳥不知何方去,
不知何方來。
一片羽毛落下,
消失在時空的交匯點。
是誰悄悄發現,
你的目中是星空,
你的心中是大海。
而我的目中是你。
心中還是你,
卻似乎忘記了表白。”
李洛聽得愣住了,他呆呆的看著崔秀寧,也不知道是不是已經風中凌亂。
“怎么樣?”崔秀寧揚起璀璨的眸子,似笑非笑的問道。
李洛欲言又止,突然猛的將崔秀寧攔腰抱起,大步往天樂閣走去。
“你干嘛!給我點評一下!”女人被男人抄在手里,兀自兩腿踢著空氣,拳頭捶著男人的背。
“寫的不錯,哈哈!”唐主的朗朗笑聲響起,傳入星月燦爛的清夜中。
…………
今夜,星空臺下戒備森嚴,侍衛林立。因為天子和皇后一直沒有回乾坤宮,應該就在臺上殿中歇息了。
第二天,唐廷常朝,神采奕奕的帝后升座宣政殿,商議迫在眉睫的大事。
第一件事,當然是處理長安城中的新房產。
首先,就是解決之前遷出的長安百姓的住宅問題。
在這嶄新的恢弘堂皇的宣政殿參加朝議,所有大臣都精神抖擻,意氣風發。這個宣政殿才是天朝朝堂的樣子,不像臨安、江陵、洛陽的宮室那么狹窄簡陋。
“啟稟陛下,戶部重新統計之后,之前遷出長安舊城的百姓,共有三萬七千戶,十八萬五千余人。他們之前的住宅大小,戶部都有記錄。”戶部尚書出列說道。
“戶部定下的章程是,按照長安百姓原來的住宅大小,分為三等。補償安置給他們的新宅,也分為三等,對應安置,公平公正。朝廷不占他們的便宜。”
“還有部分人,原來在長安舊城是有商樓鋪面的。他們的補償,也是商鋪商樓,按照大小和當初的地段,分為五等,以對應新商鋪五等,公平補償。”
“陛下,這是戶部定下的條陳細則,政事堂的幾位相公,也都通過了,但還需要陛下最后圣裁。”
說完,取出一本條陳。
內政府令、中官常侍康西走下沙墀,接過條陳,再走上丹墀,恭恭敬敬的奉給皇帝。
李洛早就心中有數,他接過條陳看完,點頭道:“戶部的章程,甚是妥當,便就此辦理吧。戶部會同京兆尹,帶領京師四縣衙門,組織長安百姓回城安置,用印吧。”
“遵旨!”戶部尚書和京兆尹一起領命。
林必舉出列道:“啟稟陛下,長安外城各坊有四合院五萬套,平均一套四合院四戶新宅,總有二十萬戶啊。可長安百姓回遷者,只有三萬七千戶,這剩下的十幾萬宅子,具體該如何安置?這么大的事,臣等不敢自專,還請陛下定下章程。”
“此事,皇后早有條陳。”李洛看向崔秀寧,“梓童,此事還是你來主持吧。”
李洛對于這些事不太上心,聽到數字他就有些無感。
崔秀寧從龍案上拿過一本冊子,打開看了一眼,侃侃說道:
“多余的新宅院,只賣一半給市場,誰買都成。但是,一戶人家,只能買一戶。任何人,不得買兩戶。如果誰家人口太多,可以買整套四合院。不能誰有錢就能不限制的買。京師的宅子和土地太金貴,一定要嚴格管控。”
“長安城,不但是皇家的,是你們的,也是天下人的長安。長安城不能成為富商和大戶之城,不能出現富商和大戶買下幾套四合院的事。就是再有錢,也要限購。”
“價格么,下宅兩百元,中宅四百余,上宅五百元。買整套四合院的,必須家庭人口超過十五人,不算仆人。嗯,就拿出九萬戶新宅出售。”
“買宅子的人,也可以再轉賣。但是,買二手宅子的人,同樣要限購。”
“剩下的七萬多戶新宅,不出售,留給朝廷用來計劃安置。這種宅子,叫公房,居住者沒有專賣權。”
群臣聽到這里,都是豎起耳朵。出售九萬戶,那可是兩三千萬的收入啊,這就一下子把修建長安的錢賺回來了。
還有七萬多戶是公房安置,這就更讓人關心了。雖然朝臣們都在皇城區分到了府邸宅院,但外城區的民宅分配,他們仍然高度關心。
崔秀寧繼續道:“大唐普通百姓,一年總收,平均不到三十銀圓。就是說,普通百姓十年不吃不喝,也未必買的起京師一戶宅。”
“中下級的士,無論文士武士,還是理士匠士醫士藝士,收入也不高,他們的收入,也需要多年不喝不喝才能買得起京師的宅子。”
“可是京師,卻不能沒有這些中下級的士子們。沒有他們效力,京師就不像個天子之城了。那怎么辦呢?就公房安置。宅子分給他們住,但宅子的所有權,還是朝廷。”
“符合公房安置的士,離開京師就收回使用權,讓給調入京師的人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