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973、974節 自古得國之正,莫過于陛下!-《葬元》


    第(2/3)頁

    這樣的執念,有的會隨著年紀的增長而更加清晰,甚至會影響終身。

    征兒為何會對辛苦產生興趣?這還要從兩年前說起。

    兩年前,辛苦進宮奏事,自己和她閑聊,辛苦說起了自己小時候當乞丐到處流浪的往事。

    當時,征兒就在旁邊,對辛苦說的艱辛往事聽得很著迷,似乎代入感很深。

    記得辛苦當時還說了這樣一句話:“臣當時的年紀,和太子殿下差不多。”

    應該是那一次,小家伙就再也忘不了辛苦。

    也就是,種子種在心里了。

    這已經具備了兒童心理執念的所有要素。越是感情豐富的孩子,這樣的執念就越頑固。

    一般而言這說不上是什么壞事,也不是大事。可對于大唐太子而言,那就絕不算好事,也不是小事。

    崔秀寧忽然笑起來,“征兒十八歲時,辛苦還不到三十,也不是一定不行吧?辛苦是典型的娃娃臉,不容易顯老。”

    李洛咬牙,“大十一歲!十一歲啊!想都別想!這個辛苦,枉費我們對她好,竟然要釣我兒子!我說她怎么還不嫁人呢,原來存著這個心思。”

    這男人生氣了。

    “哎呀。”崔秀寧跺腳,“誰要釣你兒子?你這話怎么說的那么難聽?辛苦都沒和征兒說過幾句話,雖然見面次數不少,可從來沒有單獨相處過,怎么就釣你兒子了?”

    李洛站起來,來回獨步,嘆息道:“征兒太小,苦兒也太大了。要是只差個三五歲,我也不是不能捏著鼻子認了。可這十一歲的差距,實在大了些。”

    “明憲宗比他的萬貴妃,足足小了十七歲。可他之所以專寵大自己十七歲的女人,那是因為小時候缺乏父母之愛的陰影造成的。可征兒呢?有父母之愛,有祖父之愛,還有手足之愛,他什么都不缺啊。”

    崔秀寧笑道:“人越是得不到的,就越是渴求不已。征兒太幸福,出身就是錦衣玉食,養尊處優,是天底下最尊貴的孩子。沒有人敢傷害他,欺負他,他沒有經歷任何苦難,也難以想象苦難的人生。”

    “可辛苦恰恰相反。她五歲時就乞討,歷經很多苦難,靠著機靈和兇狠,躲過一次次傷害,硬生生從底層混出頭,成了白蓮教的佛女。她這個經歷,征兒沒有。所以征兒認為她的經歷很寶貴,值得他欣賞。這才是他喜歡辛苦的原因。”

    李洛若有所思,“你的意思是說,征兒從辛苦說的往事中,領悟出苦難經歷的意義。或者說,他對這種經歷,產生了很大的共鳴?如果是這樣,那倒也不是壞事。”

    崔秀寧點頭:“所以說,你也不要太擔心,順其自然吧。就算他長大了還對辛苦念念不忘,也不是啥壞事。辛苦這種經歷的人,當皇后也不是完全沒好處。大不了,提前幾年免了辛苦的官職。”

    李洛神色陰晴不定,心中權衡兒子到時真愛上辛苦的利弊。

    “這個辛苦真是,早嫁人不就好了?要么,給他賜婚?”李洛問。

    崔秀寧搖頭:“你可別賜婚。她可不是珊瑚和嬋兒。給珊瑚她們賜婚,那是恩典,是愛護她們,畢竟她們自己想嫁。可是辛苦不同啊。她的眼界太高,經歷太復雜,一般人也不敢娶。給她賜婚,會適得其反,征兒的執念也不會緩解。”

    李洛皺眉,“征兒這性格是像誰啊。哎,還是律兒像我。”

    崔秀寧心頭一跳,“你可別亂想,多大點事?范不著上綱上線。”

    …………

    幾天后,一個好消息傳來,給出師西征的唐廷,帶來了好兆頭。

    派到泰山虎尾坳尋找兗州鼎的人,在經過將近一年的地毯式尋找后,終于找到了始皇帝埋下的兗州鼎。

    尋鼎人飛報長安,兗州鼎已經在運完關中的路上!

    消息傳來,唐廷上下大為振奮,一起入宮朝賀天下。唐主大喜,昭告天下萬民,大唐得上天眷顧,再得兗州寶鼎。

    但遺憾的是,去會稽郡(紹興)秦望山尋找揚州鼎的人,至今也沒有在秦望山找到揚州鼎的下落。畢竟,秦望山的面積,比泰山南邊的虎尾坳大多了。

    李洛只有歡喜,卻不著急。他傳旨給秦望山的尋鼎人,慢慢找,仔細找。因為他判定,揚州鼎多半就在秦望山。

    四月初六,兗州鼎終于被運到長安。經過群臣們觀摩之后,一致確定是兗州鼎無疑。

    皇帝再次召開瞻鼎宴,在太液池蓬萊宮宴請群臣。之后,將兗州鼎請入專門為藏鼎所建的“九鼎殿”。

    九鼎殿也在大明宮,里面已經藏了雍州鼎,冀州鼎,兗州鼎三座古鼎了。

    九鼎殿的后面,是專門保存珍貴上古典籍簡書的天一殿。所謂天一生水,天一殿為了防火,不但用磚石修建藏書庫,還打有水井,配備了消防水車。

    可以說,某種意義上,皇宮三大內最重要的地方,恰恰是九鼎殿和天一殿。

    宴會上,魯國公文天祥為天子敬酒畢,對百官說道:

    “昔年,宋帝無傳國玉璽,被稱為白板天子。而漢唐失九鼎重器,也是一大缺憾。至于上古典籍,歷經始皇收書,項羽焚宮,散失泰半,多不成篇。”

    “可我大唐,先得上古簡書,再得傳國璽,再得九鼎。以此受昊天之命,氣運之大空前絕后,是以圣天子只手補天缺,再造乾坤,光復漢業。此乃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自古以來帝統之正,得國之正,孰能與陛下相比?天子坐明堂,擁古簡,列九鼎,持傳國璽,自始皇以來,獨陛下也!”

    文天祥一番話,說的群臣更是肅然起敬。

    這還真不是文山先生拍馬屁,而是事實,誰也不能否認這一點。從陛下的功德氣運來看,真的鮮有能及了,甚至可說,三代以降,僅陛下一人。

    就算始皇帝的功業,在百官心中,也比不上當今陛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