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張熙道:“臣等說起來并無大功。畢竟這南殷洲,最早是鄭太尉帶隊找到的。我等不過循著鄭太尉的足跡第二次去罷了。” 崔秀寧微笑搖頭:“就是第一次,你們不也去了?你們可是兩次去南殷洲,差點就回不來了。本宮和陛下都是心中有數的。” “再說正事。那三種樹苗,真是本宮要找的東西?” 她本人也不認識那三種樹,雖然看過了樹苗樣本,可也只是看看而已。 何赟回道:“皇后陛下放心。臣等來回路上用了一年,剩下的功夫,幾乎都在找這三種樹苗了。那些學會漢話的殷人翻譯,這次起了很大作用。” “臣等到處找殷人打聽,什么樣的樹能流膠汁,什么樣的樹能治療惡疾,什么樣的樹能令人不知疼痛。橡膠樹和古柯樹很多人知道是怎么回事,可絕大多數人不知道金雞納樹,也沒聽說。最后向幾個山中巫師逼問,好不容易才搞清楚金雞納樹。” 崔秀寧放心了,又問道:“那么多金銀,還是向那個殷家國(印加帝國)要來的?” 何赟笑道:“也不光是。南殷還有很多部族小國,雖說不太開化,可金銀當真不少,并不算太貴重。金銀器物比較常見,和中原的銅倒是差不多。那里的金礦很多,只可惜臣等也帶不回來。” 張熙說道:“皇后陛下,南殷洲雖然人口不少,可部族林立,最強的殷家國,也絕非大唐一支偏師的對手。以微臣所見,干脆再出兵滅了他們,占了整個南殷洲。” 崔秀寧搖頭道:“南殷太過遙遠,海上風險也大。就算占了那里,朝廷也鞭長莫及,難以治理。移民更是難上加難。再說,他們也算殷人后裔,滅之不妥。” 她很清楚,歐洲人殖民南美容易,而華夏殖民南美就難了。 因為距離和海況差距太大。 后世南美是距離華夏最遠的地方之一,足有三萬多里,幾乎是地球的兩端。 可是歐洲距離南美,只有一萬里左右,不到華夏到南美的三分之一路程。 不但路程近了幾倍,而且大西洋也沒有太平洋風高浪急,海況比太平洋安全多了。 所以后世西班牙能殖民南美移民南美,而如今的大唐不行。 風險太大了。 真要移民,北美比南美好,因為北美近的多。 “就算要占,也是占北殷洲。從大唐東北到北殷很近,也更安全。只不過北殷沒有那三種樹和那么多作物罷了。不然的話,之前就會讓你們去北殷,而不是南殷。” “實話告訴你們,南殷大唐可以不管。這北殷,卻是一定要拿在手里的,將來會是大唐最大的海外領。” “還有南洋最深處的大洋洲,也是大唐要的海外領。” 何赟道:“臣明白了。南殷可以不要,可北殷和大洋洲卻一個不能少。臣請遠航北殷或大洋洲。” 崔秀寧笑道:“不急。這兩塊疆土跑不了,遲早都是我大唐的。等過幾年再說。總之,這將來啊,水師不怕閑下來沒事做。” 何赟和張熙對視一眼,很是高興。 “皇后陛下。”張熙叉手施禮,“微臣敢問,這水師要改名么?微臣聽到這個傳聞,是以有此一問。” 崔秀寧點頭,“這也不算什么大事。水師的確要改名。嗯,陛下的意思,水師要一分為二。江河湖泊的水師,單獨編為江河警備水師。北洋、東洋、南洋三大艦隊,編為海軍。” “至于三大艦隊的都督府,保持不變,還是正三品,仍然受兵部和軍師府管轄。” 兩人明白了。水師無非就是分為江河水師和海軍了,其他的都沒有變動。 那就好啊。 但崔秀寧很快又拋出一個好消息,“朝廷還要組建西洋艦隊,駐扎波斯灣。還要組建里海水師。” 里海水師? 兩人有點不解。西洋艦隊很好理解。可這里海水師…里海既然叫海,難道不是海軍么? 他們對陸地地圖還不同清楚,不知道所謂里海,其實是一個巨大的內陸咸水湖,并不通大海。 ps:節日快樂,蟹蟹書友大大的支持!晚安!爸爸身體不好,還要去醫院,暫時也無法加更。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