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曾經讀研的時候,葉藍秋選修過哲學課,她記得這么一段話,是在德希達寫的《jacques derrida,2004》中看到的: 「學會生活應該是指學會死亡去承認,去接受生命有限這個絕對事實沒有正面的結果,沒有死后的復活,或末日審判的贖罪,為自己或為他人。自柏拉圖以來,這一直就是古老哲學的教誨:做哲學家就是學會如何死亡。」 因此,即使對于治好不抱希望,可是和洪康這番閑聊下來,葉藍秋感到很舒心。 而舒心的狀態,是她此刻需要的。 叫來服務員續了兩杯咖啡后。 洪康問道:“那么,面對匪患,國家會怎么應對呢?” 葉藍秋結合見聞,道:“國家會立刻調集軍隊士兵四處剿匪,對某些規模龐大的賊寇勢力,會優先發起進攻。同時,有些規模小的流寇賊匪,勢單力薄,但也更易隱匿逃竄,正規軍的大部隊暫時無力一一蕩平,也便茍且活了下來。” 洪康輕輕撫掌,表示贊許的微笑,然后道:“葉姑娘有這番眼光,若是放到古代,以你才能足可成為一府之尊!” 葉藍秋自矜淺笑。 不過她總覺得洪康這個人說話有點古里古氣的,雖然是個年輕人,但言行之間,老氣橫秋的。 洪康再問:“若是人體已經不是在某一個方面受挫,而是要應對全面的危機爆發時,身體的免疫能力會一股腦兒的全面清理嗎?” 葉藍秋低頭思索片刻,結合洪康所問,才斟酌著說:“難道說,也是集中力量,優先清理身體的重災區?!” 洪康微微點頭道:“這才是智慧的選擇,不是嗎?” “從歷史發展來看,我們知道,集中力量辦大事,才更加具有優越性。” “故而,首先確保最為核心的心、腦安全后,身體繼而便會征集所有可能的免疫力量,有重點、有層次的開展系列營救行動。” “還是從中醫角度來解釋,比如說,當熱邪主力在肺腑臟器位置盤踞,衛氣作為國防部隊,立即會義不容辭的沖上去;” “同時,脾氣、肝氣、腎氣等會盡可能節約相關的能量消耗,來支持衛氣的防衛行動。” 說到這兒,洪康略微停頓了一下,給葉藍秋時間消化。 “但代價就是,身體某些相對較弱的器官組織,比如女性的卵巢、乳腺、宮頸等,就有可能因為生活太過艱辛而出現饑荒。” “葉姑娘,你想想,出現了饑荒,接下里會發生什么?” 葉藍秋回憶洪康剛才所說,升起一種恍然,道:“當災難持續,饑荒蔓延,得不到緩解之時,這里的部分器官組織就可能為生計所迫,謀求一小塊營地,獨立發展。” 洪康頷首道:“這一小塊自留地上,有組織,有分工,有給養,有邊界,儼然成了一個小小的獨立政權。” “身體本身疲于應對更重要的大災大禍,這種無關痛癢的小難小節,也就只好暫時袖手了。而這個相對獨立的小政權,就是癌癥的前身。” “而在大災大難平息后,面對這種獨立小政權,根據不同國家時期的具體實力,又會有不同的應對策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