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個大摳門,斷了收入來源,這日子豈不是過的更加緊巴了。 總之,停擺對勞資雙方來說都是巨大的損失。 根據上一次的經驗,1999年的停擺從98年一直拖到了1999年1月20日,雙方才達成一致。 200多天的停擺,讓NBA損失了將近15億美元。 這可是2000年左右的15億美元。 現在如果繼續停擺這么長時間,損失肯定會更大。 但沒有辦法,美國從來不是一個講究“顧全大局”的社會。 這里講究的就是互相博弈,哪怕兩敗俱傷也要分出個高低勝負來。 說公平,有公平的一面,說殘酷,也是非常的殘酷。 對那些高薪球員來說,停擺自然是無所謂,他們有的是錢。 而且就算不能在NBA打球,其他國家一樣有球可打。 以他們的目前的名氣和實力,隨便去什么地方都能拿到高薪。 一些底層球員可就慘了,尤其是今年剛進入聯盟的新秀。 合同簽了,工資是一分錢都拿不到。 球員工會雖然是一個整體,但其內部并不公平。 占據話語權的依舊是少數人,而不是需要工作的大部分底層球員。 大部分底層球員被少數有話語權的球星裹挾,與資方進行對抗。 他們承受最大的損失,給少數球星帶來最高的收益。 說白了,部分超級球星在薪水、資產和名氣上,和同一陣營的大部分球員早就不是一個階層了。 難怪1999年大停擺,媒體會說這是百萬富翁和千萬富翁之間的對抗。 在采訪結束以后,閔聰達回到房間登陸自己NBA-Batman的賬號發了一條推特: “NBA正式停擺,長夜將至,太陽不知何時升起。”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