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多納西的自傳其實早在一年多前已經成功發行出版了。 最開始他使用的書名是《鳴哨:NBA的欺詐文化》。 但這個書名過于激進,且很多內容可能涉及到法律糾紛。 出版社遭到NBA的警告后,不得不取消了本書的出版。 多納西為了還清自己還欠著的20萬賭債,更換書名為《personalfoul》,刪減了部分內容。 換了一家出版社后成功出版,拿到了稿酬,書上架后很快銷售一空。 但隨即因為法律方面的問題,該書很快在美國市場下架,只能在網絡上看到電子版本。 多納西出版的這本自傳中雖然大談NBA“黑幕”,但仔細探究會發現,和一些所謂的行業內幕沒有差別。 說白了,就是行業內有一些不為人知的潛規則,裁判、球員都沒有表面上看上去那么光鮮亮麗。 這些東西成年人都是心照不宣,當個樂子看看,沒有什么實質性的犯罪、違規證據。 要說真正犯罪的人,反而是作者多納西本人,這讓這本書的可信度大大下降。 和NBA利益相關的媒體也是抓住這一點攻擊多納西,認為他的所作所為不過是一個窮困潦倒的男人為了錢和生活出賣靈魂的行為而已。 “我從不信任一個人品有問題的人,因為撒謊的種子早已種在他的心里…多納西的目的就是為了拖NBA聯盟下水。所以,那些選擇相信從他口中說出詞匯的人,應該檢查一下自己的思維是否有問題……” 一位ESPN的專家這樣評價多納西自傳中的內容,這無疑是誅心之論。 因為這些專家可都指著NBA吃飯呢,他們要是同意多納西的說法,或者為此去印證,那才是思維有問題,腦殼壞掉了。 因此,NBA黑哨的事沒有在美國社會引起太大的反響。 NBA的公信力沒有因此而坍塌,球迷、媒體只是將它當做茶余飯后的談資而已。 并且就算NBA有平衡哨、操縱比賽又怎么樣呢? 大家心照不宣,就當WWE去看好了。 球員打得高興,球迷看的開心,媒體有料可爆。 娛樂嘛,太認真就輸了,就當真人秀去看了。 但是,有些事,不上稱輕如鴻毛,上了稱,一千斤都打不住。 閔聰達這個NBA-Batman的賬號運營了一個多賽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