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可是快船后衛(wèi)線有庫里,有哈登,這兩人是未來,巴郎-戴維斯的戲份注定越來越少。 最近在球隊訓練中,史蒂夫-科爾就表示,要進一步增加庫里和哈登在進攻中的戲份。 巴郎-戴維斯有可能要被擠到板凳席做替補,這對剛在季后賽打出老大表現(xiàn)的戴維斯來說很難忍。 他要是狀態(tài)下滑,實力不濟,做個配角就算了,明明迎來第二春還要被邊緣化,他當然不樂意。 球星們都是有過雄心壯志的人,很多時候只是壯志難酬,一旦有機會有實力,也會老驥伏櫪。 總決賽諾維斯基的奪冠就是一個絕好的例子,巴郎-戴維斯覺得自己還能打。 心中雖然不舍快船和洛杉磯,可想想32歲他職業(yè)生涯巔峰期已然不多。 撐死了還能再以核心打法打個兩年,后面肯定會撐不住。 到時候以他和閔聰達的關系,再回來養(yǎng)老也不遲啊。 況且不談夢想、雄心壯志,從經濟角度考量。 下個賽季是巴郎-戴維斯的合同年。 如果他還能以核心身份打出漂亮數(shù)據,一份頂薪是值得的。 可是在快船,有庫里和哈登,按照常理不可能給他頂薪。 新人崛起,老人離開,這是NBA新陳代謝的鐵律。 巴郎-戴維斯覺得閔聰達能留自己兩個賽季,幫助自己慢慢將狀態(tài)恢復過來,已經非常夠意思了。 正因為閔聰達夠意思,所以巴郎-戴維斯覺得自己要離開——這黑人的邏輯有時候你很難理解。 閔聰達理解了,他拍了拍巴郎的肩膀,道:“如果你真的這么想,我會尊重你。那你給我一點時間,我私下和各隊好好交流一下,讓你去一個有實力的球隊,能發(fā)揮你自己最后的余熱,怎么樣?” 巴郎-戴維斯感激的點點頭,他想以后等自己老了實力下滑,再回快船來報答斯瑪特。 這個邏輯依舊讓人無法理解,你都下滑了誰還要你報答啊? 但閔聰達不在乎,他心里的小算盤開始噼里啪啦打了起來。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