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中午時分,自己下廚弄點小菜,再來一罐冰鎮啤酒,這小日子比做教練舒服多了。 做飯時,閔聰達突然想到,今天是那個中國小伙子來洛杉磯的日子。 大清早五點半的航班,安排艾達去接機的,一切事宜由她去處理,不知道怎么樣了。 于是,閔聰達給艾達打了個電話,問問那個叫陸源的高中生的情況。 艾達接通電話后和閔聰達做了匯報,說陸源將在她家隔壁的威廉斯太太家中寄宿。 上午她帶著陸源去快船訓練中心參觀,接受這邊NBA級別的試訓。 “是嗎?試訓結果怎么樣啊?” 艾達支支吾吾,話語中有些遲疑。 “怎么樣你就說嘛,該怎么就怎么,情況不好嗎?” “斯瑪特先生,我也不知道該怎么說,這個叫陸源的孩子,他不怎么會打籃球。” “什么?不怎么會打籃球?”33 “沒錯,他說,他只學了一個月的籃球,很多東西都不會,連科比都不認識。” “只學了一個月?連科比都不認識?這…這是好事啊!” “這是…啊?斯瑪特先生您說什么?好事?” “是啊,這不是好事嗎?這說明這孩子是塊未經雕琢的璞玉。璞玉你懂么?中國人的說法,就是他是一張白紙,可以任你涂抹,可塑性很強!” “但是……” 閔聰達總是有一些稀奇古怪的理論讓艾達無法理解。 在美國一個15歲的高中生如果還沒有入門,接受高水平的籃球訓練,基本上和職業球員告別了。 歷史上有哈基姆-奧拉朱旺這樣的曠世奇才,15歲才開始打籃球,然后來到美國成為一代巨星。 可奧拉朱旺這種是特例,并且奧拉朱旺雖然15歲才學籃球,可他之前一直接觸別的運動。 說明他很早就被發現了運動天賦,只是選錯了賽道,15歲改到合適的賽道而已。 艾達從陸源嘴里卻了解到,他之前別說籃球了,其他各種體育項目他都沒有經受過訓練。 因為他老媽不允許他參加體育活動,只讓他好好讀書。 他能參加快船的訓練營純屬意外,不知怎么就被范辰給看中送到美國來了。 第(2/3)頁